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6章 后招

姚贾出身寒微,其父早年于大梁充任监门小吏,身为 “门吏之子” 的姚贾,毫无地位与尊荣可言,备受轻视。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com 免费阅读

后因盗窃之嫌,他遭乡党驱逐,在大梁再无立足之地。

无奈之下,姚贾投奔赵国,成为赵国谋臣,有合纵之谋,意图联合楚国与三晋共同攻秦,后因秦国用反间计,在赵国朝堂上下散布不利于姚贾的言论。

宣称姚贾早年于魏国为盗,此番出使三国,实则是妄图借机谋取贿赂。

加之姚贾出身低微,本就饱受赵国权贵的轻视与猜忌,一时间谣言漫天,众人纷纷指责他心怀不轨。

称其在赵国朝堂上的种种谏言,皆是为了谋取私利,扰乱赵国朝纲。

赵王闻之,即刻命人彻查,果然发现姚贾有此前科。

在秦国的间谍活动,以及赵国朝堂内部对其出身偏见的双重打击之下,姚贾很快便失去了赵王的信任。

赵王派人召回姚贾,并将其驱逐出赵国,一时间,姚贾再度沦为朝堂弃子。

后来韩非更是直斥其为“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虽再遭此沉重打击,可姚贾却并未如常人般一蹶不振。

他细细分析,秦国向来广纳贤才,接纳四方有识之士,此前诸多事例皆可佐证。

之所以对自己设下陷害之举,绝非因其自身才能有亏。

实则彼时他正效力于赵国,为赵国出谋划策,在秦国眼中,已然站在了对立面,这般立场,秦国自然难以容他。

经深思熟虑,姚贾认定,秦国求贤若渴,自己如今已脱离赵国,只要转投秦国,凭借自身的才能,秦王必定能慧眼识珠,予以重用。

后面,事态的发展果如姚贾所预料的那般,分毫不差。

入秦之后,他非凡的智谋与辩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朝堂之上,他言辞犀利、逻辑缜密,总能一语中的,其仕途由此一路顺遂。

在秦国,他屡立奇功,多次主动请缨,奉命出使各国。

带着大量财货,面对各国权贵,他凭借巧舌如簧,晓之以利,诱之以财。以重金贿赂、分化离间等手段,一次次瓦解列国合纵抗秦的图谋,堪称大秦 “第一外交部长” 。

涉英思索片刻,又问道:“先生,即便我大秦与魏国和谈顺利,可若魏王并非那般容易轻信谣言,信陵君依旧牢牢手握重权,我大秦又该如何应对这般局面?”

“若此计不成,我还有后招。”

秦臻微微眯起双眼,负手踱步,稍作沉吟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魏王生性多疑,而信陵君屡立奇功,已然功高震主。

即便此次离间之计未能奏效,我等亦可耐心等待,继续寻觅合适时机行事。

往后,可安排细作在魏国朝堂内外,不断散布各类真假难辨的谣言。

今日传言信陵君私下与他国往来密切,似有不轨之心;明日又传其暗中扩充军备,意图谋反。如此这般,魏国朝堂上下必然会被这些谣言搅得人心惶惶,混乱不堪。

长此以往,魏王心中对信陵君的猜忌必然会疯长,君臣之间的嫌隙也将逐渐加深,直至无法弥合。

待到时机成熟,魏国朝堂内忧外患之际,大秦便可趁机出兵攻打魏国。”

言罢,秦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涉英听闻秦臻所言,眼中再次闪过一丝钦佩,拱手赞道:“先生此计,当真高明至极!以谣言扰乱其朝朝堂,使其自乱阵脚。

待魏国内部因这谣言生出变故之时,我大秦只需静候时机,便能轻易坐收渔利,此等妙策,实乃上上之选。”

秦臻微微点头,目光深邃,接着说道:“况且,初二入大梁一年有余。他为人机敏,善于察言观色,让他对大梁城的各方情形都了如指掌。

城中街巷何处暗藏玄机,哪些势力在暗处涌动,他皆心中有数。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经营,他在大梁城人脉广泛,上至达官显贵的府邸,下至市井小巷的角落,都有与他交好之人。

甚至在魏国朝堂之上,还有一位官员与他暗通款曲。

因此,可让他协助李斯,暗中指使一些市井之人,由他们在大梁的大街小巷散布谣言。

同时,再让他安排几名行事机敏之人混入魏国权贵府邸,在这些权贵们的家仆之间传播这些谣言,如此双管齐下,定能让谣言迅速扩散。”

有初二这般熟悉大梁局势且人脉广泛之人在暗中协助李斯,此事定能事半功倍

不想错过《大秦哀歌》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