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阿福不紧不慢地说道:“将军请看,这是公子特意让我带来给将军的。¨7~8*x,s\w?.+c,o*m,公子说了,他对将军的才能十分赏识。
此次若能顺利度过难关,定不会忘记将军今日之恩。
且如今秦国虎视眈眈,赵国边境屡受侵扰,急需像将军这样有识之士力挽狂澜。
公子心怀大志,一旦上位,军事改革势在必行,以将军之才,定能在新的局势下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不世之功。”
偏将目光一凛,伸手接过玉佩,置于眼前仔细端详。
只见那玉佩质地温润,雕工精美,单从这玉佩的材质与雕工来看,便知价值不菲。
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玉佩乃是赵偃的信物,它代表着赵偃对自己的认可与信任。
偏将心中权衡再三,最终一咬牙,下定决心道:“好,我信公子一次!我在军中有些威望,定会为公子争取更多支持。”
“将军大义!”阿福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他连忙躬身,身姿弯得极低:“将军此举,实乃赵国之幸,公子日后定当厚报。”
接着,阿福又与这偏将详细述说了一些关于公子计划的细节问题,两人你来我往,交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已将诸多关键事宜商讨妥当。,咸-鱼/看′书^网+ ?免¨肺?跃¢犊/
待一切都交代清楚后,阿福便起身告辞,继续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不多时,他来到了邯郸城中最大的行帮所在之处。
他在门口报上名号后,很快,便被引入内堂。
行首坐在主位上,见阿福进来,他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神色间满是忧虑,丝毫没有平日的热情与豪爽。
开门见山地说道:“如今这世道,赵国的赋税重得压死人,边境又战事不断,商旅往来艰难,我这行帮的生意是一落千丈。
往日里一趟生意,还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是入不敷出。
你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阿福面不改色,依旧不卑不亢地微微拱手,脸上挂着诚恳的笑意,缓声道:“行首莫急,小人今日前来,正是为行首排忧解难。行首可知公子偃?”
行首闻言,冷哼一声,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后,满脸不屑地说道:“公子偃?不就是那个被赵王禁足的公子吗?
他如今被圈在府中,自身都难保,又能对我这行帮有何帮助?”
阿福见状,不慌不忙地向前迈了一步,然后压低声音:“行首有所不知,公子赵偃素有大志,虽被禁足,却时刻关注着赵国局势,对如今赵国商贸之困境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d¨a?s_h,e+n^k?s′.*c^o_m+
他若能上位,必定会推行轻税政策。
就拿以往的赋税来说,如今行帮一趟生意下来,利润的大半都被赋税吞了。可若按公子的设想,赋税能降低至少三成。行首想想,这能多赚多少?
而且,公子偃还计划修缮商路,保障商旅安全,如此一来,行帮的生意必将迎来转机。”
行首正端着一盏茶,轻抿了一口,听闻阿福所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心中不禁怦然一动,抬眼看向阿福,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然而,久经风浪的他很快便收敛神色,恢复了一贯的镇定。
他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住阿福,追问道:“赋税之事,向来盘根错节,哪有这般容易更改?你说得倒是轻巧,可有什么凭证?”
“公子为表诚意,早已召集一众智囊,日夜研讨,拟定了极为详细的税改方案。如今方案已然完备,只等时机成熟,便可昭告赵国,全面推行。”
阿福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再者,当下边境战事频仍,商路受阻,货物积压,这无疑是行帮如今面临的一大棘手难题。
公子偃郑重承诺,他若登上王位,必定会大力加强边防兵力,派遣良将驻守,全力保障商路安全,让行帮的货物能够畅通无阻地运往各地。
到时候,行帮的货物能顺利运往各地,生意必定蒸蒸日上。”
行首听完阿福的话,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心中暗自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中仍带着一丝犹豫:“你说的这些,确实诱人,可如今公子偃被禁足于府中,行动受限,他能有几分胜算登上王位?
我若仅凭你这番话,便贸然支持,岂不是将整个行帮都置于万劫不复的险地?”
行首的话语中透露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