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5章 峡谷筑垒

王贲想象着这千骑俱甲,如山如墙般碾过敌阵的场景,胸中豪气顿生。].搜?搜±<小£~t说{:网? ˉ}`追%§最μ新??章±?节μ?

阿古达木也瞪大了眼睛,被眼前的铠甲深深吸引。

他绕着铠甲踱步,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眼中满是新奇与赞叹。

他伸手掂量了一下头盔,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接着,他又看向旁边为战马特制的、覆盖马头、颈胸乃至马臀的厚重护甲。

那护甲关节处设计巧妙,特意留有活动余地,既保证了战马行动的灵活性,又具备令人咋舌的整体防护性。

“天神!穿上这个,人和马......就是一堵铁墙!”

阿古达木用带着浓重口音的秦语感叹道:“此骑冲锋起来...无人能挡。什么箭雨刀枪,在这铁壁面前,都像草棍扎石头,毫无用处。”

他想象着千具这样的铁甲怪物列阵冲锋的景象,敌人在它们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想到此处,他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这铠甲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足以让敌人心生寒意。

“正是。”

秦臻的手掌抚摸着冰冷的甲面,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此甲乃工尉府与少府能工巧匠日夜赶制,千锤百炼而成。*k~a¢n^s_h^u^j`u~n·.?c^c\

自开炉熔铁到最后一道淬火,每一片甲叶都要经过三十六道工序,每一处衔接都要经历工匠们的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

已验明,百步之外,强弓硬弩攒射,亦难洞穿其要害。

连三石强弩的箭矢撞上,也只能在甲面留下白痕。

待将士们披挂整齐,再辅以丈八长槊马戟,冲锋陷阵之时,敌军阵型在这铁流之下,定会如薄冰遇火般碎裂。”

此时,阿古达木此时却蹲下身子,用匕首刀柄敲了敲头盔的面罩。

这位草原汉子眉头微蹙,眼中满是实战考量:“左庶长,这铁罐子......透气和视野如何?若在里面憋闷难当,看不清前方,再坚固也是枉然。”

他比划着自己的眼睛,语气里带着草原人特有的直爽。

“老胡所虑极是。”

秦臻点了点头,这正是他反复强调工匠必须解决的难题。

随后他拿起一个头盔,轻点面罩上两道狭长的窥孔,接着解释道:“这些开孔经过二十三次修改,确保骑兵既能观察前方,两侧亦有观察孔,能防止箭矢斜射。

说着,他将头盔翻转,内侧密布的蜂巢状通风孔清晰可见。~[a3>[,8?t?看>;书..\网?? *1@最a新°=-章%节?)更]1新}|;快?

“这些看似杂乱的孔洞,实则是工匠们用羊皮囊模拟呼吸,反复测算气流走向才确定的位置。

当骑兵疾驰时,风会从这些孔道灌入,带走体内热气。当然......”

秦臻将头盔扣在桌上,神色转为严肃,继续说道:“必须承认,再精妙的设计也无法消除重甲带来的桎梏。

闷热、气促、视野受限......这些都是铁浮屠必须承受的代价。

这便要靠士兵的意志,与平日严苛的操练来适应了。

让他们穿着甲胄吃饭、行军,甚至睡觉时也不解甲。唯有将甲胄的重量刻进血肉记忆,才能在战场上做到人甲合一。”

展示完铠甲后,秦臻引二人来到一旁的沙盘前。

他移开几处代表骊山主峰的木块泥塑,露出一张精心绘制、细节丰富的地形图。

秦臻的手指精准点在咸阳东侧的骊山山脉上,而后沿着一条隐秘的标记虚线,缓缓划向山脉后方约五十里处的一个毫不起眼的标记点。

“二位请看,这便是我为这支‘铁山营’和‘疾风营’选定的最终巢穴。”

随后,秦臻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骊山之后五十里,藏着一处天然峡谷,名叫‘虎跳涧’。

其地势隐蔽,三面皆是峭壁,唯有一条狭窄谷涧与外界相通,宽度仅容两骑并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谷内却是另一番天地,其腹地开阔平坦,有溪流贯穿其中,水源丰沛,草料富足,足可屯兵养马,自给自足。

秦臻顿了顿,继续道:“我已提前数月布局,遣可靠心腹借采石、行商之名,携带精干工匠分批潜入其中。

他们日夜赶工,如今,谷内营房、马厩、校场、粮仓、武库、了望哨乃至简易的防御壁垒都已修筑妥当,也向大王请示完毕。

如今只待大军入驻,便可封闭谷口,彻底与世隔绝,自成天地。”

闻言,王贲和阿古达木立刻俯身,凑近沙盘细看。

只见虎跳涧峡谷在地图上被清晰地标注出来,入口狭窄曲折,内部的开阔空间、溪流走向、预设营区分布都用不同颜色的砂石和小木牌详细标识。

峡谷周

不想错过《大秦哀歌》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