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5章 二次加工背后的庞大利润

“吁!”

享受着乡亲们的羡慕和议论,陆远来到陆山林家门口,停下马车敲响了大门。

“叔,这是送给你家的米。”

陆远将一袋一级米搬进陆山林家,简单讲了这些米的来历。

“啥玩意!一斤肉换三斤一级大米,妈了个腿的,矿山那边也太有钱了吧!!!”

屋内,陆山林和黄大花听后匪夷所思。

当地流传的顺口溜,说得真是一点没错。

大米白面堆成山。

“不是有钱,这叫物资差。”

陆远一口气将黄大花递来的茶水喝得干干净净,解释道:“前进煤矿不缺粮食,缺的是肉,是山货。”

“只要不犯忌讳,多花点代价换取紧缺的生活物资,他们指不定多高兴呢。”

“是这么个道理。”

陆山林看着地上的大米袋子。

这叫啥。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同在一个地方,前进煤矿大米白面吃都吃不完。

陆家庄这边的粮食,往往只能坚持九个月。

后面的三四个月,需要上山采野菜,抓些野味糊弄肚子。

“叔,我估计尝到甜头以后,前进煤矿接下来还会和咱们做买卖,不,物物交换。”

陆远如是说道:“等到春暖花开,我打算以村集体的名义,号召乡亲们利用空闲时机采山货,挖野菜,然后通过我这里的秘方进行二次加工。”

“蘑菇,木耳更是各类山货,全都是变成粮食,变成白花花的面粉。”

想要让生意做得久,吃独食是万万不可取的。

有鉴于此,陆远决定分出一部分利益。

卤味生意握在自己手里,其他卤味分出一部分利益交给村集体和村民。

这年头,大米白面同样是硬通货。

而且是比真金白银还要硬的商品。

“菌子,山野菜,也能换大米白面?”

黄大花愕然道。

“婶子,你说一百斤稻谷的公粮收购价是多少?拢共才九毛五分钱。”

“可是经过那么一加工,一斤一级大米的价格,好嘛,抵得上五十斤稻谷。”

“同样的道理,山里的山货单独出去卖,可能不值几个钱,可要是经过二次加工,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听到陆远这么说,黄大花不停点头,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斤公粮才多少钱,变成一级米,二级米,价格高出几十倍都不止。

说到这里,陆远又开始讲起鸡蛋的价值。

一斤鸡蛋不值钱。

可是一斤经过加工的鸡蛋,价格也能噌噌往上涨。

没错,茶叶蛋。

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工人主导一切。

工人老大哥手里的票子和物资大大地有。

只要思想不滑坡,靠山吃山吃的未必一定是山里的野味和山货。

附近的国有单位,也是能吃的大山。

“当家的,这事我看可行。”

黄大花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山林,让村里人上山打猎不现实。

可要说采摘野菜,山货,养鸡下蛋,那可都是拿手本事。

用这些东西换大米白面。

一部分自用,一部分用来兑换各种东西。

陆远的想法没毛病。

陆山林想了想,说道:“这是好是好,可毕竟谁都没干过,要不要和公社通通气,听听领导们的意思?”

“叔,通知公社,等于通知所有人,那个时候跑去前进煤矿卖货的老百姓,恐怕就多了去了。”

陆远没有无私博爱的圣人精神,更不可能肩负起扶贫全公社的重担。

最多是带动陆家庄富起来。

七十年代的人既保守单纯,又有着各种复杂的想法。

要穷一切穷,凭啥你们陆家庄先富起来。

帮助不可能,破坏扯后腿,绝对是第一名。

黄大花深以为然道:“当家的,你就听陆远一回吧,啥事都要请示汇报,早特么饿死了。”

关于闷声发财这个问题,黄大花和陆远的态度是一致的。

悄悄地发财,能不说就不说。

况且陆远都不怕,陆山林怕个屁啊。

撑死大胆大,饿死胆小子。

如果什么事都按照规矩来。

今天的春节,乡亲们桌子上面恐怕一点肉腥都没有。

“陆远,你先回去歇着,这件事情容我在寻思寻思。”

陆山林也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

问题是这种事情没有

不想错过《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