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必然之事,今朝若是被他吓住,我还有何颜面节制各军?又如何能统御天下兵马,匡君辅国?”
今日两千,明日三千,后日就是五千。
先塞一万人到陈留南部各县驻防,试探赵基的底线,也是保证许都外围的稳固,避免赵基发动突击。
易地而处,吕布也会尝试发动奔袭。
夕阳在侧时,赵基已撤军百里,并在陈留县西郊从浮桥渡过鸿沟水,进入张杨丢弃的陈留县城。
这座城邑对张杨已经失去了意义,张杨想要拿到兖州东部的曹操遗产。
比起曹操遗产,陈留郡反而是个累赘。
陈留悬在许都之北,是许都的头盖骨,吕布怎么可能继续让张杨抓着?
张杨当兖州刺史,再抓着陈留,这显然有些不合适。
所以未来的陈留郡,肯定是归吕布心腹负责。
陈留城内,士人、大姓、官吏或跟随陈宫而去,或追随张杨而去,留下的只是一座空荡荡,不足三百户的空城。
城邑内,赵基待在城墙上过夜。
他端碗吃饭之际,张纮、赵戬已铺开地图,根据白日汇集的信息开始在地图上做标注。
赵基快速用饭,挽袖子擦拭嘴角油迹,坐在地图前垂眉看着上面各种兵牌,见甘宁围陈宫于定陶:“甘宁还是不够快,立刻传令,让他不要去计较定陶的得失。”
定陶横跨济水有南北两座城,根本不是甘宁这三千人能包围的,这更多的是一种监视。
只要甘宁扎在定陶城外,那济阴各县豪强部曲就不敢轻易向定陶汇聚,无法与陈宫合军,拧成一股绳。
赵基对边上赵戬笑说:“叔茂先生,你说陈宫敢不敢主动袭击我军?”
“自是不敢,他开战容易,却难停战。”
赵戬皱眉:“大司马难道要引陈宫出击?”
“我稍后就去定陶,我要入城与陈宫商议军事,我看他敢不敢开城见我。”
赵基抓起甘宁的兵牌,挪到巨野泽:“今夜先让甘宁休息,明日一早就起航去巨野泽,张辽也将抵达山阳。有甘宁接应,张辽能从巨野乘船北上,他们两人汇合,东面之事我也就不必担忧什么了。”
“喏。”
一名书吏应下,当场书写相关的调动军令。
递给赵基检验,赵基取出随身携带的印信盖下。
随即,赵基去看地图西北角,那里是河南尹东部与大半个河内,有赵云一万两千人。
赵基伸手抓住赵云的兵棋,将竹片顺着黄河向下游拖拽二百里:“子龙何时能进驻白马津、延津?若是信使今日能到河内,曹昂明天再不跑,可就没机会了。”
前几日就给了赵云调动命令,几天时间的准备,加上原有的积蓄,赵云这里凑够运船、木筏不难。
张纮则回答:“大司马昨日在扶沟时就向河内传令,以信使日行五百里计算,今日上午军令就能传到河内孟津。赵子龙分兵而进,其前锋今夜此刻应该在荥阳之北的敖仓。”
赵云这支接应军队很重要,船队能协助转运俘虏和解救出来的苦力,这六万多人已经远远超过军队的规模。
将他们运走,赵基立刻就能轻装行动。
之所以行动迟缓,就是舍不得丢弃这批精华人口。
再从兖州抢个……解救十余万人口,今年就不算白来。
“嗯,再向晋阳派遣使者,再要一万人。我还是那个态度,公明必须留守,他在太原,我才放心。”
接下来的一万人,依旧是起个接应的作用,主要还是协助运输、押解俘虏、人口。
中原这里聚集的军队越多,袁绍反而不敢去袭击太原。
从白马、延津渡河就到黎阳,黎阳距离邺城也就二百里路,明明自己距离袁绍心脏更近,又何必担心袁绍袭击太原?
可以不担心袁绍,但必须要提防匈奴各部或杂胡作乱。
把徐晃留着,才能保证平叛时第一波打击力量足够凶猛,能快速扑灭火源,不至于糜烂、失控。
例行发出求援使者后,赵基盯着地图思索、推敲全局。
孙策割走一部分曹操遗产也是可以支持的,孙策的用途就是钉在青州,增强孙策实力,孙策才能支撑的更久。
至于张杨、陈宫,他们反而释放了怀柔的情绪,能让许多摇摆人的留在兖州,而非无路可走,一门心思跟着曹操旧部北投袁绍。
光靠自己去抓,又能抓多少?
借陈宫、张杨之手,将这些心存侥幸的兖州士人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