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0章 不得不战

可!

这笔账当然很容易算明白,赵基计算自己的账目时也顺手帮他们算过了。

真让这批曹军生力军进入袁绍麾下,那袁绍声势大涨,这会引发什么?

袁绍在冀州内部的控制力上涨,动员效率更高,对公孙瓒产生更大的优势。

当袁绍优势明显增高后,公孙瓒这边的中立势力就会摇摆,敷衍公孙瓒的命令和计划;就连公孙瓒的从属势力,也会战意动摇,开始敷衍起来。

战争,在赵基眼中就像是用筷子和刀一起配合,是吃肉的最后一道程序。

而在此之前,各种谋算、策反、以势压人、反复拉扯,都是为了将对方逼迫到餐桌上。

当一切到位后,才能爆发战争。

要么吃掉对方,要么被对方噎住,或噎死。

而现在,一枚曹操的干枯头颅,挂在合适的地方,再适当的提醒曹军上下,那曹军自己就会跳到餐桌上与他决斗。

至于攻坚濮阳,赵基实在是没有这个兴趣和牙口。

袁绍至今没有动员大军,不等于袁绍没有做好动员计划。

自己不与曹昂爆发战争,那袁绍就会表现的人畜无害。

一旦爆发濮阳围城战,自己不便撤离时,那河北兵马最起码也会执行添油战术,稳住曹昂一方的士气,继续依仗濮阳坚城、哀怒士气,藉此拖住自己,将自己拖疲。

然后,袁绍就会发动雷霆一击!

比起耗日持久的攻坚战,以及难以掌控的战局变化……赵基凭什么要打?

曹昂又没杀自己老爹,凭什么去冒这个风险?

自己老爹在代郡,袁绍都不敢去杀……不管是袁绍,还是幽州豪强,出奇兵奔袭代县,又或者谋刺赵敛,都是具有可行性的。

可他们谁敢?

曹操两次屠徐州,反而很多人为他辩解,原因就是为父复仇。

复仇大义之下,赵基做的再过分,也不会有太多指责。

所以知闻徐州之屠的燕赵之士,谁敢去招惹这样的灾祸?

哪怕袁绍想刺激赵基,迫使赵基主动来打……河北各军也不见得敢去惹这个灾难。

毕竟赵敛对于赵氏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赵氏核心就两个,一个是稳定后方的赵彦,一个是督兵征讨于外的赵基。

谁跑过去把赵敛弄死,那就别怪以后赵基屠他本郡一切有关联、无关联的人。

杀赵敛是一件很不划算,后续隐患极大的事情。

袁绍这里真没人敢做,也没人敢提议。

岂不见都官从事朱汉,只是帮袁绍严惩韩馥,打断了韩馥儿子的腿,结果河北舆论哗然,立刻就被袁绍推出来顶罪、被砍了。

可朱汉又做错了什么?

真没做错!

袁绍当时自领司隶校尉,司隶校尉麾下的都官从事历来做事就是这么的凶厉。

别说丢官的韩馥之子不过区区白身,桓灵之际,就是朝中公卿、中常侍们,也会忌惮司隶校尉手中闻风抓捕,先审再拟罪名的特殊大权。

其他机构判案,还要掌握证据,有了罪名再拿人审问。

作为皇权延伸出来的特殊暴力机构,司隶校尉这里根本不讲究什么程序,听闻你犯法,就能抓你!

抓了你,酷刑之下,不怕找不到你的罪证;就算失手打死你,那也是你畏罪自戕。

这种宁死也不认罪的态度,比罪行本身还要严重,更该重拳出击。

所以朱汉当时打断韩馥儿子的腿,真的已经很克制了。

结果就是舆论冲击中,袁绍将朱汉丢出来以解河北人的怒气。

朱汉之死,本身就意味着,也宣示着袁绍麾下河北人的强势!

再加上鞠义之死,直接导致袁绍派兵包围臧洪一年时间,硬是攻不破绝粮、人吃人的东武城。

不是打不破,而是怕重蹈鞠义、朱汉的旧路。

赵敛这里也是一样的道理,提议、执行弄死赵敛的人,一旦赵基攻势凶猛难以抵挡时,这种人极有可能被袁绍抛出来当平息赵基怒火的祭品。

这也是赵基死保成何、韩栋等人的原因,就连杀死伏德逃亡的那些河东人,赵基也没有追查。

执行军法时,有芮丹这个极好的前车之鉴,虎贲郎、河东人普遍有较好的表现,不会去赌赵基的偏袒徇私。

而外人想绕过赵基杀下面的人,赵基肯定不乐意。

因袁绍那里接连有恶劣的前科,所以赵基准备把曹昂勾出来打。

不想错过《虎贲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