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8章 主宰之权

“四百三十万人,不过堪堪百万户……”

赵基捏着户册总录,他自然清楚这个数据没有水分,反而有所疏漏。-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

例如即将要收复的北地、安定、上郡,这三郡并不在统计范围内,这三郡仅仅是卢水、北地诸胡就不下三十万口人。

此外天水郡上报了九万七千人,旁边陇西郡上报了六万三千人,更远的金城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宁都没有报,也就姑且每郡粗略计算了两三万人。

而实际上,应该翻个两到三倍;越是偏远的地方,诸胡侵蚀,豪强隐匿的户口更多。

联合统计汉胡人口,不说别的,就武威一郡,最少也能挤出十五万人。

而目前,人口最稠密的是河东、太原二郡,各类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西河郡的匈奴也算进来,有三十余万。

加上这次从中原裹挟来的人口,今后河东、太原、西河三郡足有二百万人口。

雁门、代郡南部、上党西部的汉胡受控人口,也在十万规模。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无处征兵,而是要逆着压制军队数量。

理论上来讲,平均三家官佃承租的军田就能满足一家军户的脱产生活。

实际上两家官佃承租三百亩官田,军户家庭自己再耕种百亩出头的户田、口田,足以让军户家庭生活殷实。

可这样极限扩军很危险,会让军队规模壮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越来越多的人在军田年俸制度上吃饭,会强推着对外扩张……可打下的土地,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来充当官佃。

战争中晋升的吏士需要更多的军田年俸来酬功,官佃、官田规模不够,会造成大面积失信,这比吃败仗更惨。

甚至偶尔吃点败仗,修剪一下枝条,反而有利于集体的壮大。′求¢书,帮~ +勉/费/阅^黩.

所以赵基的底线是十户官佃,对应一家军户。

这样军队规模可控,自我增殖扩大的速度勉强可以压制。

虽说军户与官佃不存在主从关系,官佃承租的是官田,不一定非得承租军田。

可赵基有一种预感,当军户数量极限壮大,肯定会压迫官佃……比如官佃缺乏生育积极性,或者官佃家庭生产效率降低。

只有空缺出足够的岗位,给民户、官佃子弟希望,那他们才能做好当下的耕牧工作。

留下足够多的操作、分割利益的空间,才不至于玩崩。

军户规模被压缩,那郡县的财政也相对充沛一些。

而如今,算上关中三辅、弘农,以及河东三郡,这七个郡一共有官佃三十二万户。

虎步军就是一万八千家军户,大司马五部营则是两万家军户。

不计算五千敢死兵以及对应的五千个家庭,此外还有关中诸将一万两千家;张辽五千家,甘宁三千家,青州四部未来家眷也要接来,这就是一万家军户。

至于从张杨那克扣过来的闾丘简部三千人,赵基肯定不可能让对方尽数吃军粮,择精锐缩编一个营,给八百家军户名额即可。

这样一来,目前不计算骑奴、义从部队,仅仅是军户,就有六万九,七万家军户。

虽然其中六万多是基层士兵,军田平均额度在一百五十亩,实际对应十五万户的官佃,这些基层士兵、什伍长每年税租分成约在一百一十石出头。

配属这么多的官佃,是因为这些军田要进行精耕,获取更高的收益。

等后续生产工具、技艺改进后,官佃数量能降到十万户以下。

而不足五千家的军吏、将校队伍,平均军田每家一千四百亩军田;军阶一杠一星的少尉队官起步就是八百亩军田,岁入六百石谷物。′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军阶一杠三星、两杠一星的百人督,平均能有一千三百亩;营督、营司马则是两千亩军田,都尉两千五百亩,校尉三千亩。

就军吏、将校团队来说,人数是基层吏士的三十分之一,可每户平均军田是基层吏士的十二倍。

也就是说,仅仅是军队的年俸军饷支出,就要占据大约二十三万户官佃。

而这,还是军户要从事基础农业的结果,他们无法完全脱产。

这二十三万户的官佃的一半田租给了军队,作为年俸军饷,另一半田租则上缴给郡县两级,作为郡县乡三级官吏的俸禄支出,也免除了官佃的徭役。

五成税租,换取官佃的徭役免除,这在赵基看来是

不想错过《虎贲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