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数据给做出来!
圆音不急不躁地走上操作台,根据那几张表格上的数据,慢慢回忆起了周五那天她参与的实验流程和细节。
等前面那三位师兄完成了他们的部分,圆音就淡定从容地接棒,在几位教授的严密盯梢下,严谨细致地完成了剩下的工作。
等到所有收尾工作结束,圆音才抬起头来看向焦素芬:
“焦主任,这回可是您亲眼看着我做的,总不能说我数据作假了吧?”
这时候罗教授己经带着几个技术员把实验数据采集完毕,和圆音上周五所填写的表格记录进行对比,虽然存在细微的偏差,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圆音的这份数据,绝对真实,不掺杂任何水分!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这下焦素芬瞬间不淡定了。
她一把扯过罗教授手里的那些数据,又不信邪地冲过去亲自上手检查了一遍,最后她抬起头来,用震惊和不敢置信的眼神死死盯着圆音: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是不是偷偷作弊了?不然这种只存在于书本理论上的理想数据,就咱们实验室这个简陋条件,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这话一出,倒是让在场的几个教授都愣住了。
这几个都是在生物工程领域有几十年经验的老专家了,可太明白焦素芬这话是什么意思了。
受制于实验环境,很多课题项目的理论数据和实操结果完全是两回事。
无菌、低氧、灭活、光照、空气湿度以及酸碱值的精准控制等等,这些生物研究所需要的各种严苛环境,都需要依靠各种高尖端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来支撑。
但以目前国内的落后科研技术条件,还没有哪一家研究所能做到这一点。
达不到这样的环境,就没有办法控制变量,从而在实操结果上,通常他们的数据都会和理论数据存在巨大偏差,百分百吻合是绝不可能的,能达到理论数据的八成,就己经相当合格了。
可现在,这种只存在于书面的理论数据,居然让圆音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给做出来的,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