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能做的,也都做了。
无论是抵抗清军,还是镇压流寇。卢象升现在的位置,都很重要。
所以,卢象升必须抓紧时间,予以应对。
他并没有直接赶奔自已的驻地,保定府,而是率领众人前往保定府下边的高阳县。
前不久,辽东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天启皇帝的老师,袁崇焕的伯乐,孙承宗,赋闲在家,率领家人在高阳县城抵抗清军的进攻,结果城破,自缢而亡。
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八个侄子孙,以及三十多名妇孺,都死于这场战斗。
这令卢象升颇为动容。
一个为了大明奔波一生的老人,最后却不能安享晚年。竟然被清军杀害。
卢象升认为,这是大明朝的悲哀。
即使是这样,孙承宗的事情上报崇祯皇帝后,崇祯皇帝原本要从优议恤,却被薛国观予以阻挠。只是官复原职而已。
明朝不缺忠臣良将,但是奸臣更多。
出于对孙承宗的崇拜,卢象升才决定赴任前,先去祭拜孙承宗。
杨国柱原来是宣府总兵官,虎大威原来是大同总兵官。跟随卢象升迎战清军。
因为巨鹿一战,卢象升死战,而杨国柱和虎大威溃逃。被言官弹劾。
虽然刘宇亮、孙传庭、卢象升等人为二人进言,希望给他们一个机会。
但是崇祯皇帝依然是不依不饶,免了他们的总兵官,令其跟随卢象升戴罪立功。
清军出关后,卢象升向崇祯皇帝请命,杨国柱和虎大威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希望令二人官复原职。
但是崇祯皇帝委婉地拒绝了。让二人继续跟随卢象升。
倒是那个先跑的大同总兵王朴,毫发无损。
怎能不让人气愤。
后期的松锦大战。王朴作为八总兵之一,跟随洪承畴奔赴辽东。
也是他,第一个逃跑,引得其他总兵也没有按照洪承畴制定的突围计划,先后逃走,使得明军死伤无数。
最后,王朴被处死。
也算是罪有应得。
倒是杨国柱拒不投降,死战到底。直到中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