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二十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石五斗。
明朝一顷地是一百亩。换算过来,一亩地的产量是,零点零五石。
明朝北方粮食的亩产量,大致在零点七石左右。
即便算上小冰河时代的影响,那也不足以说明粮食的产量为什么会这么低。
你就说这里面的情况有多复杂、多恶劣吧。
太祖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
通过屯田,实现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不给朝廷和百姓增加负担。
可是,出现问题时,没有人去纠正。运行了这么多年,久而久之,越走越偏。
再想纠正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极有可能毫无效果。
侵占屯田的各方势力,获得了好处。
最终受伤害的是大明朝。
除了保证屯田的数量外,增加粮食亩产产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能将粮食亩产量提高到每亩一石的话。仅北直隶的四万多顷屯田,就能产出四百多万石的粮食。
以一个士兵每个月两石粮食,全年需要二十四石,北直隶可以供应二十万的士兵。
全国大约有二百一十万顷屯田。供应军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西北和西南的土地贫瘠。而且各地屯田数量差距非常大。
云南都司的屯田高达一百一十一万顷。贵州都司也有三十九万顷。
这两家就占了大头。
卢象升二人正在研究屯田一事。
就听见外边闹哄哄的。人数很多。
脚步声十分急促,正往自已的书房而来。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上心头。
莫非出事了。
卢象升将手里的账册放在了桌上的地图上面,准备出去看看,究竟外边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