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把握,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愿能有一个好结果。
可以说,卢象升心里也没有把握。
即便是没有把握,卢象升也得去。
卢象升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主动向崇祯皇帝上了折子,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福王朱常洵的要求。
自已将坦诚面对福王。希望崇祯皇帝示下。
这完全是象征意义的。
因为卢象升知道,福王朱常洵不同于国丈周奎。
那可是崇祯皇帝的亲叔叔。
无论是天启皇帝,还是崇祯皇帝,对这个叔叔很是礼敬。
卢象升如果与福王发生了争执,崇祯皇帝自然要站在福王那一边。
此次出行,卢象升没有选择微服出巡,而是阵仗很大。
一万标兵随行,还从新组建的四个卫所,挑选了两千训练有素,枪法出众的士兵。
一万标兵,分成五个营,分别由白安、刘钦、冯举、朱尚义和岳维忠统领。
卢象升将保定事宜安排完毕后,就出发了。
祖宽、虎大威等人也请求前往,但是被卢象升呵斥住了。
这些人的小心思,卢象升岂能不知。
他们认为,卢象升定然是要武力逼迫福王朱常洵就范。
如果参与,定然能够吹一辈子。
卢象升哪有这样的心思。
不过,他也安慰大家道:“诸位还是在保定安心练兵,需要你们的时候,我会派人通知你们的。”
这句话,又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
大家认为,卢象升此去,还真有大动作。
卢象升可没心思解释,他现在满脑袋都是如何解决福王一事。
不能和他产生冲突,得顾忌对方的颜面,得给福王足够的面子,得给福王台阶下,还得把事情解决了。
太尊敬对方,会让对方认为自已好欺负。
如果太强硬的话,引起福王不满,那事情就无法解决,自已也就骑虎难下。
自已就是大家眼中的笑话。
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