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以个人名义借钱

随着一块块屯田被收回来,春耕也陆续展开了。

卢象升在决定清理侵占屯田问题时,还研究了粮食增产问题。

他主要是借鉴了现代杂交水稻经验,希望能够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

同时,他还准备在各地的屯田种植一些土豆、红薯之类的高产量作物。

由于与福王的合作,还有几个细节没有敲定,卢象升暂时还留在了洛阳。

不过北直隶、山东,乃至河南,辖区内的消息还是定期送到自已这里。

李仙风和张任学没有想到,福王会和卢象升和解。

而且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过程,这样的结果结束的。

这种非常规解决问题的方式,令二人对卢象升刮目相看。

二人还有很多公务需要做,就向卢象升辞行,回开封去了。

卢象升与福王朱常洵和平解决清退屯田,以及打死侍卫一事后,除了继续清理屯田,还与二人研究了河南各卫所的建设问题。

前期,卢象升刚刚上任提出的六条举措,二人早已经接到了。

也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除了屯田一事,吃空饷、克扣军饷以及欠饷问题,河南各卫所也是存在的。

甚至在有些卫所,十分严重。

除了王府仪卫司和群牧所外,河南都司下辖十二个卫和七个千户所。

整顿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清查进度也很快。

唯一的问题,就是缺钱。

查处吃空饷和克扣军饷一事,的确能够收回来一部分钱,但是欠饷问题,不好解决。

朝廷拨不下来军饷,本地也是无能为力。

前期卢象升下拨了一些军饷,也只是暂时解决了一小部分。

如果招募新兵,补充各卫所的空缺,又会增加一部分军饷支出。

而朝廷下拨的军饷,显然不够。

鉴于此问题,张任学建议,暂缓招兵,待后期补齐了军饷,秋天的粮食丰收后,再招兵也不迟。

李仙风也十分认同此事。

目前缺钱,招兵只会带来问题。

卢象升也知道暂缓招兵,的确是目前的最佳解决方案。

可是,接下来,农民军死灰复燃。不将各卫所配齐的话,怎么与蝗虫般的农民军相抗衡。

李自成可是占领了河南之后,向京城进军的。

现在是崇祯十二年四月。

如果卢象升没有记错的话,崇祯十四年一月,李自成攻陷洛阳,杀害了福王朱常洵。

那时的李自成已经成了气候。

先后杀死了两任陕西总督傅宗龙和汪乔年,还击败了孙传庭。

至于张献忠,更是在湖广和四川等地混得风生水起。

两个人一南一北,把大明朝搅得天翻地覆。

为了剿灭农民军,必须补齐兵员。

至于军饷问题,卢象升会想办法的。

二人见卢象升态度如此坚决,自然是遵从他的想法。

送走了二人。

卢象升开始着手解决军饷问题。

其实,卢象升打算与福王合作,向朝鲜进行海上贸易,目的就是要筹集军饷。

可是,此事还在商讨阶段,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出成效。

朝廷那边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卢象升该向上禀报此事,还是要做。

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兵部尚书杨嗣昌,你们解不解决,那是你们的事情。

反正我是上报了。

眼下只能是求助于河南当地的藩王、勋贵和地主豪绅,以解燃眉之急。

不过,向这些人借钱,对方定然是不会借的。

即便是碍于情面,也只能是象征性地借你一点。

卢象升这么认为,那是有道理的。

崇祯皇帝就曾经向朝中大臣借钱。可是这帮蛀虫,贪墨了那么多钱,却不愿意出钱。

他的老丈人周奎,亦是如此。

堂堂皇帝,都是这个结果,何况是自已。

于是,卢象升改变策略。借钱拿利息,立字据,并找福王朱常洵给自已担保。

这一日,卢象升找福王朱常洵吃饭。

因为一同进行海外贸易一事,已经基本谈妥。

卢象升打算与福王面谈,直接敲定,开始进行。

福王朱常洵欣然同意。

双方见面的地点,是洛阳最大的酒楼,八仙楼。

由于是福王亲临。八仙楼直接对外关门,只接待卢象升这一桌。

开饭前,卢象升与福王朱常洵将最后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