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周王潞王没动静

自打万历三大征结束,朝廷的钱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迹象。

要知道,万历初期,张居正的改革为大明积攒了雄厚的家底。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其进行了清算。将张居正的改革,全部废止。

要不是大臣们极力劝阻,万历皇帝都要将张居正开棺鞭尸了。

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最后都胜利了。

可是国库却被掏空了。

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

辽东局势急转直下。

女真开始逐步崛起。

朝廷不仅从各地增调军队,赴辽东增援,还增加了辽饷,以缓解朝廷捉襟见肘的财政。

可是,辽东打了这么多年。

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袁应泰,

明朝换了多少任经略、巡抚,投入了多少人马、财物,丝毫没有挽回局面。

相反,最后仅剩下孙承宗建立的松锦防线。

接下来的崇祯崇祯十三年到崇祯十五年,打了两年的松锦大战,使得明朝元气大伤。

要知道从各地调来的军队,那可都是精锐。

洪承畴、杨国柱、曹变蛟、吴三桂等人,以及被围的祖大寿,都是明末的高级将领。

不仅从各地调来的八总兵,十三万精锐,或被杀、或投降,

孙承宗构建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仅剩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如果不是李自成率先攻破了北京,用不了多久,清军就能攻破山海关,直入中原。

至于多久,并不好说。

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卢象升不想让其发生。

会竭尽全力不让其发生的。

将军官克扣的军饷,重新发给士兵。

再根据各地上报的欠饷金额,把军饷分发下去。

卢象升只是将福王的借款带在身边,从洛阳出发时,就已告诉下边,其他人的借款都送到开封府。

如果自已赶往山东前,没有做完此事,就由李仙风、张任学他们进行分发。

因此,有些地方的捐款已经在卢象升到达开封前,就已经送到了。

河南的藩王,除了福王朱常洵,现存的还有周王、唐王、赵王、潞王和崇王。

原本应该是十一个。其他五位,因为各种原因,被除了。

唐王借了十万两、赵王借了五万两、崇王借了五万两。三人的借款已经到了开封。

潞王和周王还没有动静。

卢象升听了张任学的话,问道:“借款布告送到二位王爷府上了吗?”

张任学回道:“全部送到了。城里也贴了布告。大人。你不知道。这个布告一发布,全城轰动。潞王府和周王府不可能不知道。”

张任学没有多说话。点到为止。

卢象升也很奇怪。无论是周王,还是潞王,那可都是心系国家的。

后期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周王拿出五十万金,犒劳众人。杀贼一人,赏五十金。

这与福王朱常洵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潞王,关注叛军动向,多次上疏,要及早派兵予以镇压。

按理说,自已此举,他们二人应该是最积极响应的。

可是现在却毫无动静。

潞王还好解释。

周王就在开封城内。

你应该是第一个送来的呀。

莫非史书上说的都是假的。

卢象升自然不敢公开谴责周王和潞王。

人各有志。

即便对方不是藩王,自已也不会勉强对方的。

最后,经过计算,需要补发的欠饷,高达四十万两。

去掉现在已经接到的借款,还有十二万的缺口。

卢象升就从福王借给自已的这五十万两,拿出这十二万两。

卢象升说道:“张大人。这笔钱,务必要送到每个士兵的手中。如有克扣者,严惩。”

对于前期吃空饷、克扣军饷的军官,卢象升本着稳定大局的考虑,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让他们缴纳了一些罚金。

既能缓解军饷压力,也能稳住人心。

明末的军队,早已糜烂。绝大多数人,都有问题。

将他们都绳之以法,全部清除出卫所。

那么,河南各卫所,就有可能陷入瘫痪。

马上叛军就要死灰复燃。

你这边组织一帮新兵蛋子,怎能镇压叛军。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权宜之计。

以卢象升的性格,就应该严惩。杀一儆百,让下边的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