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时间进入到了崇祯十三年。
自打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整个大明朝就没消停过。
诛杀魏忠贤后。镇压叛军和抵抗清军,成了每年的必修课。
唯一令崇祯皇帝感到欣慰的是,崇祯十二年这一年,卢象升彻底剿灭了叛军。
辽东方面,洪承畴终于按照朝廷的意思,开始向锦州进发,速战速决,与清军展开决战。
正月初一。崇祯皇帝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
这一天,文武百官、各国使者都会出席。并向崇祯皇帝行庆贺礼。
往年,崇祯皇帝是能简则简。他勤于政事,对这些东西,能不做,就不做。必须做的,也是一切从简。
今年不同,卢象升剿灭了叛军。可以说清除了大明的一个心腹大患。
河南、山东等地,屯田大丰收。为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军饷。
大明朝开始有了蒸蒸日上的态势。
所以,今年的大朝会,崇祯皇帝特意安排,一定要搞得隆重一些。
皇上发了话。下边的人自然用心办事。
整个皇宫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文武百官入宫,向崇祯皇帝祝贺、献礼。
崇祯皇帝也赏赐众人,金银、丝绸、宝钞等礼物。
卢象升得到的赏赐是一套飞鱼服。作为正二品的官职,也是符合常规的。
接下来,那就是最热闹的宴会环节了。
崇祯皇帝与群臣同乐。一般要行酒九次。音乐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
忙碌了一年了。放松一下疲惫的身躯,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
卢象升为了解救傅宗龙,已经提前向崇祯皇帝送了礼物。他对这种大朝会也没什么兴趣。
按照宫里的安排,站立、接礼物、入席。
卢象升的身份模棱两可。进士出身,本应该文官序列。
后期带兵剿匪,现在又是京营统领。有属于武官序列。
朝廷最终将其列为武官序列。
卢象升就和一帮武官在一起。
卢象升长年在外打仗,与京城的武将联系并不多。
但是,大家对卢象升那是非常熟悉。
崇祯皇帝敬完酒后,大家就开始开怀畅饮。
听着音乐,看着舞蹈,喝着美酒。
这也是人生呀。
卢象升几杯酒下肚。感到非常解压。
自打穿越以来,卢象升一刻也没有停歇。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
即便是不打仗,也是在工作。为大明、为百姓,操碎了心。
可以说,今天是卢象升最放松,最安逸的一天。
卢象升觉得,自已将大明拉回正常轨道,就退出朝堂。过上这种放松、安逸的生活。
宴会快要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急匆匆地从外边走了进来。
他来到崇祯皇帝面前,不知道说了什么。
崇祯皇帝的酒杯掉在了地上。面露惊讶之色。
薛国观、蔡国用等内阁成员离得较近。虽然没有听到骆养性说了什么。
不过从崇祯皇帝的表现可以看出,一定是出了大事了。
渐渐地,整个大殿之内,竟然没有了声音。
卢象升起初并没有看到这些。依旧在喝酒。
还是旁边的人提醒了他。他才注意到了气氛发生了转变。
很快,王承恩命音乐和歌舞都停了。
崇祯皇帝离席了。同时内阁的几位大臣,还有兵部尚书陈新甲,也离开了。
显然,崇祯皇帝是要找他们商量事情去了。
绝对是大事。而且是非常大的事情。
要知道,正月初一的大朝会,那可是大明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
大朝会始于西周,历朝历代都有。足见其重要性。
宴会即将结束。崇祯皇帝就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
足以说明,是出了大事。
崇祯皇帝和薛国观等人离开后,众人就开始窃窃私语。
纷纷猜测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卢象升对此也是十分好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么是辽东,要么是西南哪家土司叛乱。
崇祯皇帝都走了。大家也都觉得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
大家纷纷起身离开。
卢象升自然也选择了离开。
随着众人走到宫门,王承恩急匆匆从后边赶了过来。
他气喘吁吁地喊道:“卢少保请留步。皇上有旨,让你去乾清宫,有要事相商。”
卢象升就跟随王承恩又返回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