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5章 三边总督卢象升

结束辽东战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就是对卢象升的去留问题进行讨论。

蔡国用、范复粹、姚明恭等人认为,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卢象升留在辽东。

万一满清再攻打关宁锦防线,由卢象升坐镇,可保辽东稳定。

张四知、魏照乘、谢升等人则认为,京营这边不可一日无主。卢象升干得很好,还是回京继续担任京营统领。

至于辽东方面,傅宗龙在辽东的多场战斗中,都表现非常好。由他担任蓟辽总督,非常合适。

薛国观则进一步建议,由郑崇俭担任宣大总督。卢象升可以担任三边总督。这段时间,蒙古方面经常入侵大明。

辽东战事刚刚结束。满清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进犯。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从满清那边传来消息。皇太极病重。满清内部出现不稳迹象。

可以让卢象升解决蒙古入侵这件事。

崇祯皇帝本就被卢象升要当辽东王一事,搞得十分恼火。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

毕竟卢象升手握重兵。如果传言是真。搞不好,还真造反了。

薛国观的这个提议,又让崇祯皇帝看到了曙光。

这么做,非常好。

京营这一块,依旧交给成国公朱纯臣。这个职位,基本都是武勋担任。

至于洪承畴、祖大寿和祖大乐三个人。事后再研究。

卢象升前往陕西那边担任三边总督。辽东这边,他就无法插手。朝廷如何处置,傅宗龙也不会说什么。

待卢象升离开了辽东,再做处置。

包括蔡国用、范复粹、姚明恭在内的所有人。自然知道,粮草接济不上只是一个借口。

将卢象升调离辽东,才是最终目的。

因为,他们也听到了,卢象升打算当辽东王这个传闻。

熟悉卢象升的人,自然认为卢象升不会这么做的。

但是,有些人还是有这个担心的。

至于崇祯皇帝,自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作为一个皇帝,绝对不会完全信任一个人。

尤其是此人能力超群,或者手握兵权之人,更是皇帝猜忌的对象。

因为历史上,出现了多少例谋朝篡位的事情。

杨坚、赵匡胤等人,皆是如此。

卢象升虽然身在辽东,但是他也听到了京城的传闻。

自已要自立为王,而且是“辽东王”。

他自已都笑了。

不过粮草接济不上,的确是影响到了他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他原本打算率领这几万兵马,直接攻打盛京。

皇太极病重,盛京兵马并不多。

还是有攻占的希望的。

即便是攻不下盛京城。也能消耗清军有生力量,让其缓不过来。

短时间内,不敢攻打关宁锦防线。

可惜,京城那边无法供应足够的粮草。使得卢象升不能采取这次行动。

卢象升只能是面对这个现实。

不过,不能攻打盛京,并不影响卢象升的军事行动。

他打算以前期占领的西平堡、平阳桥堡为基地,继续向前推进,在辽河和三岔河一线构筑阵地。

全面占领辽西地区。

其实整个辽东如果再细分的话。是以辽河为界。辽河以西地区,称为辽西地区。

辽河以东地区,称为辽东地区。

明军如果在辽河、三岔河区域站住了脚。

其实就是占据了辽西地区。

卢象升也做过测算。

占领整个辽西地区。屯田的粮食产量,只要种植得好,没有天灾人祸,基本能够保证辽东军队的日常粮食供应。

甚至还能提供一部分军饷。

这必将极大地减轻朝廷的负担。

卢象升认为,只需在辽河、三岔河一带部署三万精兵,就能抵挡住清军的进攻。

西平堡、平阳桥堡地区部署一万兵马。

广宁地区部署两万兵马。

锦州和宁远各部署一万兵马。

不算山海关的守军。

现在的辽东地区,七万兵马足够。

这些日子,卢象升陆陆续续收拢了一些前期的逃兵。招募了一些辽东的百姓参军。

人数高达四万多人。

卢象升将他们集中在了锦州进行训练。

傅宗龙率领三万兵马镇守辽河、三岔河一线。

除修缮原有军堡外,傅宗龙在此区域修建了两座城池和若干军堡。

在此区域形成了一个军事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