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阳县城攻防战进入到了白热化。
北城门城防吃紧,卢象升无兵可派,只能是亲自率领卫队前去增援。
清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毕竟兵力摆在那里。仍然是多于守城的明军。
此时,明军的弹药所剩无几。已经不能满足战斗需要。
卢象升的卫队只能使用冷兵器战斗。
清军如蝗虫一般,攀爬云梯,向城上冲来。下边的弓箭手为他们掩护。
卢象升没有冲到城墙前,而是站在城墙附近,攻击登上城楼的清军士兵。
一直战斗,一直在杀,但是依然有清军士兵攻上来。
杀也杀不完。
只有清军鸣金收兵了,才算结束。
今日清军好像打了鸡血一般。从早上开始,就没有停止进攻。中午也没有。
这无形中给了明军很大的压力。
这说明清军对县城是志在必得。
卢象升也已感到体力不支,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登上城楼的清军士兵是越来越多。
卢象升没有退缩,依旧是在城楼上抵抗。
士兵们见主帅都这样了。自然也都拼死抵抗。
更不要说,卢象升带来的侍卫了。
能不能坚持到天黑,还是个未知数。
也不知道其他城门是什么情况。
卢象升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现如今只能是拼死抵抗,守住北城门。
清军登上城楼的士兵越来越多,卢象升等人拼尽全力,依旧不能改变目前的局势。
渐渐地,明军被迫向城楼两端且战且退。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只能是被清军占领城门。
这就意味着清军将攻入城内。
滋阳县城并不大。巷战并不好开展。更何况城内的明军没有多少。
就在这个时候,信号弹在城外响彻云霄。
卢象升知道,援军到了。他大喊道:“弟兄们。咱们得援军到了。大家坚持住。”
援军的到来,令处于劣势,十分颓废的明军瞬间来了精神。
卢象升一马当先,加快清理城楼上的清军士兵。
没多久,清军就开始撤退了。显然援军已经与清军交上了火。
枪声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卢象升终于站在了城墙边,看到了城下援军正在与清军作战。
清军也已疲惫。被突然赶来的明军攻击,自然不是对手,很快就被击溃了。
卢象升急忙命人打开城门,让援军进来。
等到卢象升从城门楼下来时,高杰、陈赢等人刚刚入城。
两个人下马,来到卢象升面前。
陈赢将寻找援军的经过,向卢象升作了汇报。
对于杨御蕃的做法,卢象升还是理解的。毕竟朝廷下令。
孙传庭派来一个卫所增援,也是冒着风险做出的决定。这个情,卢象升是领的。
加上高杰的部队,一万兵马,虽然不多,但是解决了大问题。
由于明军援兵到了。清军就停止了攻城。
好在各城门的将士们浴血奋战,顶住了清军的进攻,没有被清军攻破城门。
卢象升从援军中,挑选了四千人,分派到四个城门。
将原来的守军,换下来休息。
其余人则待命。
卢象升带领刘国能、高杰等人到府衙议事。
卢象升这几日在守城之余,就在谋划如何击退清军。
仅靠被动防守,等着清军自行撤离,这是不可能的。
清军左路军已被消灭,图尔格依旧选择南下攻打兖州府。
这就说明清军对兖州府,确切地说,对滋阳县城志在必得。
而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对鲁王府下手。
如果他攻占了滋阳县城。不仅可以将鲁王府洗劫一空,还能以鲁王及鲁王一脉为人质,全身而退。
现在卢象升得知,朝廷让孙传庭、杨御蕃等人在北部驻防。
显然,继续被动防守,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卢象升就打算主动出击,夜袭清军大营。
对于卢象升的这个提议,陈赢是赞同的。
刘国能和高杰有些担忧。毕竟援军仅有一万人。即便是这一万人全部出动,也不一定能够将清军赶走。
而且还会消耗有生力量。
如果全部用于守城的话,同样的兵力,绝对能够干掉更多的清军。
兖州府知府邓藩锡则是坚决反对。夜袭或许能够取得成功。即便是成功了,也未必能够将清军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