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甘肃巡抚刘镐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卢象升能当场帮着解决的,都予以了解决。有些需要回去商议的,卢象升也都记下了。
作为三边总督,卢象升不偏不倚。对陕西四镇一视同仁。有问题,积极予以解决。
即便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非常复杂,不太好解决。卢象升也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去解决。
即便是解决不了,也要做到有所改善。
卢象升是个十分务实的官员。
第二日,卢象升就率领着包括甘州中卫在内的军队出发了。
一行人很快就到达了大明的最西端,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是河西咽喉。
北连黑山悬崖长城,南连天下第一墩。
始建于洪武五年。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
到达嘉峪关,卢象升带着甘州中卫休整了一日。进行补给。
自已带来的两千兵马,卢象升已经交给了李定国,让他在前面作为先锋部队,先行出发,清理一些障碍。
曹变蛟、张汝荐率领的大部队已经到达了张掖。
卢象升计算了一下路程。从嘉峪关到哈密,距离长达一千两百余里地。
此时已经是寒冬腊月。行军十分困难。
好在棉甲、皮袄等冬季服装早已装备完毕。
一路之上,李定国率领的两千人清理了不少叶尔羌汗国的部落。
卢象升为了长久占领这些地方,而是采取招抚策略,尽量能够使其归顺。
李定国率领的明军,清一色的火器。
不仅人人配备燧发枪。还拥有大量的手雷。
这么强悍的战斗力。叶尔羌汗国的各个部落根本就不是对手。
卢象升的招抚策略及时登场。
这么一打一拉。一边是大棒,一边是胡萝卜。但凡精神正常点,都知道怎么选择。
卢象升见这帮人这么好招抚。
当即传令给曹变蛟。
让其率领五千人马,出了嘉峪关后,向西南方向行进。招募原关西七卫的各个部落。
大部队由张汝荐率领,继续进军哈密。
卢象升率领甘州中卫到达安西后,特安排两个千户所前往敦煌。这里可是原来的罕东左卫的地盘。
叶尔羌汗国的国王阿卜杜拉听说明军竟然出了嘉峪关,征讨已方,十分震惊。
阿卜杜拉并不知道下边人扣押明朝商队一事。
他接到卢象升的信后,原本打算将商队放了。
可是听了下边人的汇报。他也动了心。因为这支商队携带的货物不仅做工精美,还十分昂贵。
身旁的谋士建议,可以按照下边的人做法去做。让卢象升付赎金,把人还给大明。
至于货物,那就是已方的了。
这个建议非常好。
不过阿卜杜拉还是担心,明军万一一冲动,打过来怎么办?
谋士也进行了分析。明军如果要进攻哈密的话,一定得请示京城方面。
现在已经临近年关。即便是到了京城,也未必能很快予以回复。
所以,他们只能是乖乖付赎金。
阿卜杜拉十分贪财好色,听了谋士的话,不仅提高了赎金金额,还限定了时间。
目的就是逼卢象升就范。
哪曾想,卢象升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就出兵了。
阿卜杜拉当即集结部队,前去阻击明军。
叶尔羌汗国在西域地区,也算是强国了。他们自以为可以与明军比划比划。
在燧发枪和手雷面前,你拿什么比划呀。
李定国与叶尔羌汗国的部队展开了厮杀。
明军有强大的火器。叶尔羌军则有人数优势。
双方在对战几次后,卢象升率领的部队及时赶到。一举歼灭了这支叶尔羌部队。
只有少数人逃走了。
卢象升就与李定国部合兵一处,部队就直奔哈密而来。
前方军队战败,阿卜杜拉有些慌了。
手下人也看出来了。明军来者不善。
阿卜杜拉与众人商议后,决定依托哈密城,坚决抵抗明军。
在他们看来,明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他们远道而来。
只要坚持住,他们粮草接济不上,只能是撤兵。
哈密原本就是大明的地盘。可惜国力越来越弱,已经没有心思和能力收复哈密了。
所以,他们决定坚守哈密。让明军知难而退。
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