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成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写的非常好。
卢象升一行就沿着长江、运河,赶奔杭州。
一路上,由罗元宾做向导,向卢象升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日常情况。卢象升都一一记在心里。
有时候,也会上岸,实地看一看。
卢象升就想通过这种微服私访,了解江南的实际情况。
为自已上任,提供一些基层情况基础。
你只有了解底下的情况,才能在决策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要想解决江南的倭寇问题,就必须先解决江南的内部问题。
因为,江南的倭寇问题,乃至江西的匪患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问题。
与官员的贪腐,土地兼并,豪强剥削等都有关联。
倭寇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变得愈演愈烈。江南地区的内应、汉奸,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官府的纵容,更是不可饶恕。
卢象升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那么做,只能是暂时性解决问题。过后,还会出现。
江南沿海的倭寇问题,早在嘉靖年间,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就解决了。现在又死灰复燃。
江西的匪患,正德年间,心学大师王守仁就解决了。现在又重新出现。
在卢象升看来,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匪患问题,其实与土地兼并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老百姓手里有土地,而不是集中于那些地主豪绅手中。
朝廷的田赋,或者地主的地租,并不高。能够让百姓正常的生活。
以上两点,满足一点,都不可能让那么多的人选择反叛。
如果江南地区全面解除海禁,让大明与其他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倭寇之乱也就解决了大半。
卢象升一路欣赏风景,体察民情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已上任后,应该怎么做。从那里开始下手。
杭州方面,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都知道卢象升即将上任浙直总督。
对于他的到来。有高兴的,认为卢象升来了,必然使江南旧貌换新颜。
也有担忧的。担心他来了,让自已利益受损。
还有看热闹的。想看看卢象升在江南能够做出多少惊世骇俗,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来。
更有甚者,认为卢象升根本撼动不了早已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
他要么被害死,要么会被赶出江南。
总之,怎么想的都有。都在看着这出大戏什么时候开演,将以什么形式落幕。
洪承畴率领的大军行程,不时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江南。
就在大家关注着洪承畴部的行程时。卢象升等人已经进入了杭州城。
卢象升自然也知道洪承畴部的行踪。
其实他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因为事先,卢象升已经与洪承畴定下了到达杭州城的日期。
卢象升提前到达,自然要趁着洪承畴尚未来到,先了解一下杭州的情况。
毕竟这里是浙直总督的驻地。最起码,先要了解此地的情况。尽快掌控杭州。
当然了,江南地区的南京、扬州、苏州、福州、赣州等地,也是重点地区。
按照行程,和事先的约定,洪承畴他们会在三日后到达杭州。
杭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在明代,设有杭州府,隶属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下辖钱塘县、仁和县、海宁县等九个县。
浙江巡抚治所就在杭州。
现任浙江巡抚熊奋渭。
对于这个熊奋渭,卢象升还是知道一些的。此人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现在应该是六十出头了。
这个熊奋渭可不简单。后期以有病为由,隐居在栖霞山。
满清入关,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江南的统治,就开始征召那些旧臣。
熊奋渭也被征召,先后在清廷担任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一直活到了康熙年间,活了九十多岁。
明朝末年一直到清朝初期。大明的这些官员的归宿基本有这三种。
第一种就是始终抵抗满清。直到战死,或者被俘杀害。
第二种就是无论是前期抵抗,还是知道无法抵抗,最后选择了投降满清。
第三种则是,最终选择了退隐,过着隐居的生活。
当然了,还有极少数人离开了中国。比如,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