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4章 山东水师来增援

浙江都司的十六个卫、三十四个千户所,缺员基本都超过了一半以上。

在彻查吃空饷、克扣军饷等问题的同时,卢象升也安排人进行招募新兵。

如果满员的话,浙江的兵马将近十三万人。

现在扣除缺员,以及老弱病残,缺员将近七万人。

招募这么多的士兵。不仅可以增强卫所的战斗力,还能有效缓解百姓的生计问题。

相当于为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提供了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这其实也缓解了社会矛盾。

至于那些淘汰下来的士兵。卢象升也基本上将他们安置于军队,或者管理屯田。

当然了,解决不了的,也将他们安置到了各州县。

训练新兵一事,卢象升安排给了李定国。

作为明末的名将,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小菜一碟。

岳维忠来报,山东的水师部队即将到达镇海。

卢象升就带着卫队前往镇海。

镇海位于宁波府。

卢象升一行直接从杭州出发,坐船从杭州湾走水路,到达镇海。

杭州湾的北部是嘉兴府,再往东北就是南直隶的松江府。

南部是绍兴府,再往东则是宁波府。

两岸部署了海宁卫、金山卫、临山卫、观海卫、乍浦所、三江所等卫所。

其实在卢象升看来。没必要在杭州湾及其周边部署这么多的卫所。

只需要在南北两地各部署一个水师卫所。定期在海上进行巡逻。发现敌情,予以歼灭即可。

舟山群岛也部署水师。御敌于海上。

在沿海只需要组织乡勇,训练民兵。即可。

这么被动的防守,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效果不佳。

如同长城一般。沿海的海岸线很长。沿途部署卫所。不仅兵力十分分散。倭寇集中兵力攻打一点,根本就守不住。

他们的打法与北虏一样。攻到岸上后,就是一番烧杀抢掠。

等你反应过来,准备进行围剿的时候,人家早就带着战利品,登船出海了。

浙江总兵蔡弘毅早已等候在码头上。

卢象升一行的船只靠近码头。卢象升就下了船。

蔡弘毅行礼后,说道:“巨鹿伯来到江南。是我们大家的福分。末将一定将巨鹿伯的命令执行到位。”

卢象升说道:“那我就先谢谢蔡将军的支持了。刚到江南,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千头万绪,总得有个开头吧。前期下发的指令,都收到了吧。”

蔡弘毅回道:“都已经收到了。现在屯田已经查清,正在陆陆续续收回屯田。至于彻查军队,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还有几个卫所正在进行彻查。只是有些人涉及的时间有些久远,需要慎重核实。”

卢象升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了。浙江军队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责任也不在你。不过既然到了咱们这一任。发现了这些问题,那就要予以解决。对国家,对军队,对我们个人,那都是有好处的。”

“巨鹿伯所言极是。末将一定严格执行。”

“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蔡弘毅说道:“小问题我们都能解决。最关键的就是欠饷问题。这个绝对是影响士气。大家都担心有些欠饷欠的时间有些长。朝廷那边如果不给拨钱的话。是不是就不给补发了。”

面对这样的疑问,卢象升说道:“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证据确凿,绝对不会拖欠大家一文钱。

我在陕西遇到过,最长的欠饷高达三十多个月。超过了三年。咱们浙江要比陕西那边好多了。最起码,还没有哪个卫所欠饷高达那么久。”

蔡弘毅听了,笑着说道:“巨鹿伯。如果能将欠饷全部补齐。那绝对会提高士气。”

卢象升问道:“执行中有什么难处吗?”

蔡弘毅想了想,说道:“军队中有些不合格的人,咱们准备裁掉。可是这些人背后有人。不少都找到了我这里。”

卢象升明白。整个江南的关系网,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有人求情,说小话,这很正常。

卢象升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选择安置这些人。

于是,卢象升说道:“有些人留在军队里做些后勤工作。有些人可以耕种屯田。还有一些交给当地的衙门安置。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蔡弘毅解释道:“留在军队这些人,有些人觉得不满意。至于交给当地衙门安置。据我了解,衙门也安置不了多少人。有些人根本安置不了。”

“难道衙门不缺人吗?”

蔡弘毅说道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