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8章 明清皇家第一陵

酒局结束后,朱国弼主动提出,要送卢象升回客栈。

卢象升欣然同意。

朱国弼在马车上说道:“巨鹿伯。江南的情况十分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呀。巨鹿伯可要小心呀。”

“多谢侯爷提醒。有侯爷支持我,我还怕什么呢。”卢象升故意说道。

朱国弼忙说道:“我自然是支持巨鹿伯的。不过有些不开眼的,为了一已私利,不顾朝廷的律法。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不贷。不过牵扯到太多的人,巨鹿伯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江南百姓的感受。千万别犯了众怒,那可就那麻烦了。”

这番话看似劝解卢象升。在卢象升看来,里面有威胁的意味。

卢象升只是淡淡地说道:“多谢抚宁侯提醒。真要是犯了众怒,还真不好处理。”

朱国弼继续说道:“江南已经按照目前的状态维持了很多年了。巨鹿伯如果打破了这个平衡,就容易让江南失衡。京城那边有很多东西都得从这里调过去。出了问题,朝廷就会怪罪下来。巨鹿伯可要三思呀。”

卢象升回道:“强龙难压地头蛇。这个道理我懂的。”

朱国弼也看出来卢象升有些不高兴了。他也就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谈下去。而是与卢象升聊了一些南京城的奇闻趣事。

卢象升表现出了十分感兴趣的样子。

其实,卢象升现在就想完成朝廷安排给自已的任务。在处理倭寇和匪患的同时,除掉一些影响大明运行的“毒瘤”。

一些获得巨大利益的群体,必然是卢象升打击的对象。

蛋糕就那么大,除了将蛋糕继续做大外,还得让吃得多的,少吃点。

最起码,得让百姓吃饱饭。这是卢象升的底线。

第二日,卢象升没有拜访任何人。而是去拜谒明孝陵。

明孝陵是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紫金山南麓,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当中,朱元璋的出身是最低的。甚至有人说他是开局一个碗。

朱元璋的功劳,绝不仅仅是将蒙元赶出中国,建立了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他还收回了幽云十六州,陕西、甘肃,以及西南等地。

这些地区丢失的时间更久。

明朝建立后,进行了十三次北伐。安排藩王守卫边疆。

大明还是得国最正的王朝。

卢象升是非常佩服朱元璋的。

即便是他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卢象升对他的崇拜。

大明在明孝陵设置“神宫监”。还安排了守卫皇陵的卫所,“孝陵卫”。

除了拜谒明孝陵。卢象升也拜谒了明东陵。

明东陵是太子朱标的陵寝。

对于太子朱标,卢象升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最起码,如果朱标不死,顺利即位,太祖朱元璋晚年也就不会在大明掀起血雨腥风。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都会往前走。一刻也不停歇。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卢象升要改变历史,改变大明,要走的路,还很长。

他能不能力挽狂澜,将日益衰落的大明拉回正轨,使其蒸蒸日上。

卢象升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有些时候,他连自已的命运都掌控不了。

剿灭叛军后,他原本打算将河南、山东等地整顿好。却被调到了京营。

刚刚将京营整顿好,又被调去了辽东。

辽东局势刚刚好转,准备继续进攻,趁着皇太极病重,收复辽东。却又被调到了陕西。

在陕西,收复了河套地区,改善了与叶尔羌汗国的关系,准备继续巩固西北边陲。又被调到了江南。

好在卢象升每到一处,都能做出一些成绩。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毕竟有成效。

这次来到江南,卢象升有经验了。他不急于剿灭倭寇和江西匪患,而是从根本解决问题。

先整顿军队,清除内奸,清理江南内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去剿灭倭寇和江西匪患。

否则,即便是卢象升将倭寇、匪患问题都解决了。

过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

胡宗宪、王守仁当时的所作所为,结合现在的情况,已经说明了问题。

除了拜访明孝陵和明东陵,卢象升又拜访了南京六部。

南京礼部尚书涂国鼎、南京户部尚书张慎言、南京礼部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