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九月。卢象升等人从东番岛回到福建泉州。
他听到了一些消息。
朝廷那边,周延儒和贺逢圣双双进入内阁。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
两个人早已被下旨召入京师,进入内阁。只是才入朝而已。
范复粹的致仕请求,自打朝廷决定后,崇祯皇帝就批准了。
周延儒这个人,是二次入阁,二次担任内阁首辅。
早在崇祯二年,周延儒就进入内阁。转过年,就成为内阁首辅。
后与温体仁倾轧,辞官回家。
此次第二次进入内阁。
周延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既能推翻弊政,笼络人心,又仰仗亲信,结交内侍。可以说是个备受争议之人。历史上对其褒贬不一。
辽东战局又起战火。前期,清军将战线推进至双台子河附近。就停止了进攻。
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清军不进攻,明军也没有进行反攻。
多尔衮经过精心准备,再次进攻明军的阵地。
傅宗龙调兵遣将,予以抵抗。
不过,最终不敌清军,又被清军突破了双台子河。
由于过了双台子河,战线陡然变长。明军防守十分困难。
另外,如果被对方突击至大凌河一线,广宁等地就会有被包围的危险。
傅宗龙不得不将广宁的部队,撤退到大凌河一线。
可以说,卢象升辛辛苦苦收复的这一片土地,就这么被清军一步一步夺了回去。
卢象升听完,还能说什么。
如果当初卢象升在辽东做事。崇祯皇帝不听信谗言,调走自已。
卢象升觉得,只要给自已五年时间,一定能够平定辽东。
可惜没有如果。
卢象升也只能是感到惋惜而已。
他能做什么。就连向朝廷建议,也没有办法做。
因为你曾经在辽东做过事。
现在辽东战事恶化。你又蹦出来指手画脚。
崇祯皇帝会怎么想。朝中的大臣会怎么想。
甚至有人会趁机弹劾卢象升。认为他在打击皇家脸面,打击内阁的形象。
因为,当初调卢象升去陕西,担任三边总督。就是内阁和崇祯皇帝研究的结果。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皇太极的反间计,所取得的成果。
卢象升在泉州略作休整。准备返回福州。
此次东番岛之行,收获颇丰。无论是海盗集团多年的积累,还是荷兰人在东番岛的财富。那都是天文数字。
再加上郑芝龙在泉州老家的财富。
卢象升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钱,卢象升自然没有据为已有。
他为浙江、福建、南直隶,以及江西的卫所补发了拖欠的军饷。
又拨出一部分银两,解决了浙江、福建积压的盐引。
换句话说,就是拿钱换回了盐引。使得拖欠盐引数量大幅度下降。
从西北地区运来的食盐,质量要比海盐好很多。价格也高很多。
这也为浙江兑现了很多积压的盐引。
卢象升布局边关,大力推行开中法,又使得朝廷与商人之间形成了双赢局面。
在卢象升的努力下,大明坏掉的盐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除了朝廷、辽东的消息。
江西方面也传来了消息。曹变蛟在江西整顿卫所基本完成后,开始在赣南地区进行剿匪。
由于曹变蛟与南赣巡抚王之良意见相左,多次激烈争吵,致使剿匪行动,屡次失败。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土匪在城内内奸通风报信的原因。
卢象升听说后,决定前往江西。
曹变蛟的性格,卢象升是知道的。那可是个直性子。形如烈火。
王之良,卢象升与之没有交情。
不过,从他与曹变蛟发生冲突,卢象升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
论军事能力,你一个文官,哪里是长年对敌作战的曹变蛟的对手。
但是,南赣巡抚王之良依然持不同意见。
另外,王之良不会不知道,曹变蛟是自已派出去的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但是,这个王之良却谁的面子都不给。
卢象升仅率领三千标兵部队赶往江西。
除了陈赢、岳维忠,卢象升仅带了祖大寿。
施琅留在了福建水师,而洪承畴则被卢象升派往南直隶。
因为,高杰在南直隶的整顿,颇为不顺。
卢象升一直在忙,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