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
知道卢象升在淮安府骆马湖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与朱大典见面后,卢象升就决定离开淮安府,前往苏州。
这个春节,就在苏州过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闻名于世。
卢象升事先没有通知这边。而是轻车简出,仅带了陈赢、岳维忠、谢七、谢九四人,由运河坐船,一路南下,前往苏州。
当然了,为了卢象升的安全。岳维忠早已安排人乔装打扮,混于百姓之中。
而陈赢则安排侍卫,全程充当船上的船主、总管、舵工、总铺等。
卢象升等人坐船往南行。
由于临近春节,不仅运粮船很少,商船也并不多。
也正因如此,卢象升他们才没有遇到拥堵。
此时,是冬季。运河中的水位并不高。
运河靠近两岸的地方,都已经露出了河底。
两岸的树木,树叶都已掉落,光秃秃的。
两岸的行人也不多。
给人一种非常凄凉的感觉。
不时能看到运河岸边,有那种简易的小棚子。
陈赢向卢象升介绍道:“大人。很多这种小棚子,都是流民的居所。他们日常以乞讨为生。偶尔也会打工,赚点钱。”
卢象升听了,说道:“咱们的贸易公司,以及卫所,吸纳了很多流民。但是,吸纳能力有限,还是会有一些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谢七解释道:“巨鹿伯。有些人天生好吃懒做。他们就想不劳而获。要么烧杀抢掠,要么沿街乞讨。正道是不会走的。”
谢七以前游走于底层社会,对这些底层百姓非常了解。
岳维忠则说道:“对待这种好吃懒做者,必须严惩。否则纷纷效仿,那就没有人劳动了。”
卢象升笑着说道:“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还是十分勤劳的。不过,对于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鳏寡孤独者,还是要给予他们帮助的。”
对于底层人士,不能搞一刀切,要区别对待。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自然要帮助他们。
好吃懒做,但有劳动能力的人,一定要引导他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经宿迁、泗阳、清河、山阳等地,进入到了扬州府。
由于卢象升事先没有声张,扬州府这边的官员,自然不知道堂堂巨鹿伯、浙直总督会悄无声息地路过扬州府。
最后,进入长江。
从长江到苏州府,既可以走长江,也可以继续走运河。
卢象升选择走运河。因为运河能够直达苏州城。
而通过长江进入苏州府境内,还得走陆路。
过了长江,经镇江府、常州府,就进入了苏州府。
不过在进入苏州城前,需经过浒墅关。
浒墅关是大明末期八大钞关之一。号称“十四省通衢之地”。
北方的棉花、小麦,南方的丝绸、海货,都通过此地。
浒墅关是大明在此设关收税的地方。每年的税收收入十分可观。
卢象升等人所坐船只到了浒墅关。本以为很快就会离开此地。
哪曾想,却被钞关的小吏拦了下来。让他们缴税。
陈赢前去交涉,说道:“我们这是民船,并不是货船。为什么要缴税。”
小吏回道:“你们这是运人,也得缴税。”
陈赢冷笑道:“你的意思是,人也是货物,需要缴税呗?”
小吏说道:“你可以这么理解。一直这么收。怎么就你们事儿这么多。想过,就交钱。不想过,赶紧滚蛋。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陈赢气得就要动手。被来到身边的卢象升拦住了。
卢象升笑着说道:“我这位兄弟说话比较冲。这位官爷别介意。不知道我们需要交多少钱?”
小吏简单打量了一下卢象升他们的船,说道:“我们是三十取一。我给你少算点。你就交十两银子吧。”
卢象升就让陈赢交钱。
陈赢掏出来十两银子,递给了小吏。
小吏刚要走。却被卢象升叫住了。
卢象升说道:“既然交了钱,总得给我们一个凭据吧。”
“凭据?如果要凭据的话。你们少说也得交三十两银子。”
小吏的说法十分明显。十两银子,不给你凭据。要凭据的话,至少需要交三十两银子。
这明显就是不合规的。
卢象升说道:“三十两,就三十两。没有凭据,我们没法向东家交代。再拿二十两。”
陈赢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