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国的廷议,西人党和南人党依旧是一番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
廷议后,朝鲜国王李倧就命人将卢象升请进来。
金自点、李景奭、李时白、尹善道、宋时烈等人也都留了下来。
卢象升只身一人前来。陈赢等人也被挡在了外边。
卢象升向李倧行礼后,李倧与卢象升简单寒暄了几句。
李景奭向卢象升介绍了在场的诸位大臣。
李倧问道:“巨鹿伯前来朝鲜,说是有大事相商。大臣都在。不知是何事呀?”
卢象升回道:“我大明正在辽东收复失地。下一步必将满清赶回老家。此次前来,一是希望咱们能够出兵,协助我们攻打辽东。二是希望咱们能够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
李倧没有事先与卢象升见面,更没有提前询问究竟是何事。因为他早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此时听卢象升说起,并没有太多惊讶。
他当即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诸位就说说吧。”
金自点没有说话。旁边的李景奭先开了腔,他说道:“巨鹿伯刚才所说,是不是所言不实呀。据我所知。大明前期失去了关宁锦防线。清军已经打到了山海关下。山海关随时有被攻破的危险。
明军虽然在辽东半岛登陆。但是满清已经增兵阻击。现在说,将满清赶回老家,是不是为时尚早呀。”
卢象升解释道:“满清现在是,该派的兵,基本都派到前线了。下一步,他们为了阻击我军在辽东的部队,就得从山海关调兵过去。到那时,山海关方向也会发动反攻。两路夹击,李大人觉得清军能抵挡住吗?”
李时白反驳道:“既然明军能够将清军赶出辽东,为什么要让我们出兵。我们如果出兵,岂不是抢了卢大人的功劳。我们可没有抢别人东西的习惯。”
卢象升回道:“李大人说得对。我们完全有能力拿下辽东。我之所以来这里,其实是给咱们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回到大明怀抱的机会。实不相瞒,就在我动身前来朝鲜前,又安排了六个卫所增援辽东。山海关那边陆陆续续也有援军到达。”
李景奭冷笑道:“一派胡言。你们真能打跑满清。何必让我们出兵呢。无非是忽悠我们参战,这样才能增加胜利的机会。其实你心里都没有底。”
卢象升刚要继续反驳,尹善道说话了,他说道:“微臣认为,卢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真得出兵。前阵子多尔衮让咱们出兵攻打镇江堡。
现在又让咱们出兵增援辽东。这说明他们有些扛不住了。明军收复辽东指日可待呀。”
李时白反驳道:“无论是满清,还是大明,都没有安好心。让咱们去,无非是当炮灰而已。这和孰强孰弱,没有关系。”
卢象升继续说道:“据我所知,满清不仅从咱们这里调兵,他还向蒙古各部落调兵。现如今他们真的有些顶不住了。至于李大人所谓的“炮灰”。我知道大家的这个顾虑。就是我们调你们的人,然后放在第一线。
不顾你们士兵的死活、这一点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咱们出兵,主要是在后方镇守,以及协助运送粮草,协助作战而已。”
“空口无凭。要说,谁都会说。”李景奭说道。
宋时烈忙问道:“巨鹿伯此话当真?”
卢象升说道:“自然当真。李大人不是说,空口无凭嘛。我可以立个字据。这总可以吧。”
李景奭冷笑道:“你又不是大明的使臣。根本代表不了大明。所以你立字据,也是没有用的。”
卢象升这叫一个气呀。既然我代表不了大明,你们还和我谈什么。难道反攻辽东,是我卢象升个人的想法,个人的事情。
尹善道问道:“巨鹿伯。不知需要我们出兵多少?”
卢象升回道:“多了你们也出不来。一万兵马足矣。”
走了这么远的路,就是让朝鲜出兵一万。
卢象升的这句话,顿时给在场的众人整懵了。
尹善道问道:“巨鹿伯。难道我们朝鲜的一万兵马,竟然能改变辽东局势?”
卢象升回道:“尹大人。一万兵马改变不了什么。我刚才不是说了嘛。就是让大家表个态而已。如果等我们完全掌控了辽东的局势。咱们再站队的话,岂不是让人觉得是墙头草。”
尹善道被说得哑口无言。
李景奭说道:“巨鹿伯。当年满清攻打我们。我们向大明求援,可是你们见死不救,没有救援。使得我们被迫向满清投降。
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再一再二不再三。我们现在重回大明,如果大明在辽东再次战败,那么你觉得满清能饶了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