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5章 四总兵调往辽东

虽然挨了骂,但是祖大寿手底下丝毫不含糊。一声令下,明军冲向了已经疲惫的清军。

阿济格原本打算骂祖大寿一顿,能够抢得先机。

哪曾想祖大寿根本不为所动,依旧是稳扎稳打。

虽然清军人数占优,但明军火器威力大,以逸待劳。

阿济格亲自出马与祖大寿对战。

二十个回合后,就有些抵挡不住。

只见阿济格接连出了几招,迫使祖大寿后退。

他趁机掉转马头,向明军的侧翼逃窜。

多铎等人见阿济格逃了,也都跟了上去。

不过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清军被祖大寿部拦了下来。

阿济格逃离了辽阳区域后,清点人马。仅剩不到两万人马。

要知道,清军前往辽西关宁锦防线,那可是足足有十万人马。

现如今仅存这点兵马。

惨败,绝对是惨败。

好在接下来回盛京的路上,再也没有遇到明军。

阿济格等人回到了盛京。

多尔衮得知清军惨败,震惊不已。

不仅仅是多尔衮。整个满清都处于恐慌之中。

自打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损失如此大的失败。

这对摄政王多尔衮,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八旗当中就有很多人开始公然反对多尔衮。

满清内部的分裂开始加剧。

卢象升简单安排了一下海州卫城的布防后,就返回了辽阳。

接下来,就是继续挥师北上,夺回盛京。也就是大明的沈阳。

张汝荐、杨御蕃、孙传庭、洪承畴等人也都跟随卢象升回到辽阳。

新任辽东巡抚范志完、辽东总兵马科也已赶到辽阳。监军杨嗣昌一直在辽阳坐镇。

现如今,明军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

而且兵多将广。

要想拿下盛京,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形势一片大好。

卢象升率领明军歼灭清军大批精锐的消息,也上报了京城。

京城上下也是非常高兴。

自万历末年开始,关外的女真,也就是现如今的满清,一直在辽东兴风作浪。逐渐成为了大明的一大顽疾。

派去了多少牛人,多少兵马,调拨了多少粮草,多少银两,始终没能解决。并且是愈演愈烈。

现如今,卢象升不仅重新夺回了关宁锦防线,还在辽东旅顺口登陆,收复了辽东大部分失地。

占领了辽东最大的城池,辽阳城。

接下来,必然是攻打满清的所谓“都城”,盛京。

就在这个时候,怀疑卢象升自立为王的闲言碎语再次多了起来。

朝廷官员担心卢象升自立为王的奏折也多了起来。

自打卢象升在辽东打开局面,就没有断过。但现在陡然翻了几倍。

崇祯皇帝十分担心。内阁的几位大臣意见也不统一。

现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九月。

自崇祯十五年三月,卢象升应召入京,被崇祯皇帝派往辽东作战,已经过去了半年。

朝廷内官员更迭,发生了很大变化。

贺逢圣和张四知都致仕回乡。

魏照乘也被罢免了。谢升则被削籍。

蒋德璟、黄景昉和吴甡同日入阁。

再加上原来的周延儒和陈演。

内阁有五个人。

陈演依旧是反对卢象升的急先锋。他不断在崇祯皇帝耳边说卢象升的坏话。

子虚乌有的话也说,无凭无据的话也说。

他之所以敢这么说,那是因为他揣摩出了崇祯皇帝内心的想法。担心卢象升拥兵自重。

蒋德璟和黄景昉入阁时间太短。虽然听说了卢象升的一些事迹,但是也不能排除卢象升造反的可能性。二人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没有进行具体表态。

倒是吴甡曾担任京营协理。卢象升离开京营这么久了。京营上下提起卢象升,那都是竖起大拇指,发自肺腑地敬佩。

吴甡在崇祯皇帝面前,为卢象升说了几句好话。

不过也只是美颜了几句。至于卢象升能否造反,吴甡心里也没有底。

内阁首辅周延儒的态度十分明确。为了稳妥起见,即便是卢象升没有拥兵自重,自立为王的想法,也要将其限制住。即便是不能马上将其调离辽东,也要逐步把他的兵权收回来。

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继续向辽东派人。并且与卢象升关系密切之人调离辽东。

崇祯皇帝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

众人研究了一番后,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