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姜瓖急功冒进,被胆大的多尔衮设伏重创,但这并不影响大局。
辽东的明军对满清还是占据绝对优势。
其他人不敢担任先锋,卢象升就让曹变蛟去做。
还让李定国紧随其后,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就增援曹变蛟部。
卢象升送走了张翼后,陈赢来报前线军情。
曹变蛟过了浑河,遭到了清军的疯狂阻击。并且进行了夜袭。李定国率部及时增援,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为了稳妥起见,曹变蛟率部又撤回浑河南岸。
卢象升对于曹变蛟的行动,非常满意。
现如今,稳扎稳打,对清军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多尔衮在白塔铺设伏,在浑河北岸阻击,都是不按常理出牌。
妄图出奇招,令明军铩羽而归。
卢象升自然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更不会让满清带节奏。
我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让你没有机会搞奇袭、搞夜袭。
卢象升率领大部队在虎皮驿休整了一日,就继续北上,向白塔铺进发。
鉴于清军在浑河北岸进行阻击。卢象升又命李辅明率领两个卫前去增援曹变蛟。
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击溃满清的阻击之敌,扫清盛京的外围,为大部队攻打盛京做好前期准备。
现在看来,包围盛京,攻打盛京,拿下盛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满清的精锐损失殆尽。能打的所剩无几。
曹变蛟与李辅明合并一处,开始渡过浑河,向盛京挺进。
令他们颇感意外的是,清军并没有在北岸进行阻击,而是提前撤走了。
当曹变蛟率领先锋部队来到盛京外围时,多尔衮竟然派人送来了一封信。指名让交给卢象升。
曹变蛟不敢怠慢,急忙命人火速送到卢象升手中。
卢象升接到了这封信,眉头紧皱。这个多尔衮,又来这一出。
莫非还想怂恿自己自立为王,与他们合作,对抗大明朝。
一个套路用一遍失败了。难道再用一遍就成功了吗?
卢象升最终还是打开了这封信。
里面的内容,让卢象升颇感意外。
多尔衮向卢象升提出议和的提议。
其实,满清在辽东肆虐,李自成、张献忠等在关内作乱。大明内部曾经提出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与满清议和,集中力量消灭内部的叛乱,然后再腾出手来,解决满清。
可惜最后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没有实现罢了。
卢象升见事关重大,就将众人召集过来,进行商议此事。
此时,姜瓖己被卢象升召了回来。他己经不适合待在先锋部队了。
山西许定国说道:“巨鹿伯。既然满清提出议和。此事重大,应该呈报给朝廷,由朝廷定夺。”
蓟州总兵薛敏忠则说道:“此时,我们占据优势。清军这是拖延之计。咱们没必要把这封信当回事。”
姜瓖听了,忙说道:“我同意许总兵的意见。无论对方是否有诚意。是真议和,还是假议和。都得上报朝廷。”
杨御蕃说道:“虽然上报朝廷,会影响我们攻打盛京,但是我们必须这么做。”
曹变蛟、李定国都被卢象升派出去了。刘文秀在现场。他说道:“这明显是拖延之计。咱们不能上了多尔衮的当。就应该抓紧排兵布阵,早日拿下盛京。”
姜瓖说道:“刘将军。究竟怎么办,那得朝廷定夺。不是在场诸位所能定下来的。擅作主张的话,朝廷怪罪下来。是你能担得起的吗?”
这番话,顿时给刘文秀整不会了。
朝廷那帮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如果真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谁来负?
不仅刘文秀。薛敏忠和杨御蕃也不敢反驳。
卢象升看着姜瓖,就十分生气。战场上,什么也不是。
现在又拿朝廷来压大家。
卢象升说道:“大家说得都有几分道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我是辽东的总指挥,那么我就有权处理此事。多尔衮议和,是向我议和。又不是要与咱们大明议和。所以,我的想法是,不必理会他。咱们继续进军,攻打盛京。”
姜瓖见卢象升这么说,继续说道:“巨鹿伯。前期朝廷就对你有所怀疑。你现在独断专权、擅自做主,朝廷怪罪下来,那对你是非常不利呀。末将劝你还是上报朝廷吧。”
卢象升冷冷地说道:“多谢姜总兵提醒。我意己决。就这么定了。”
姜瓖威胁道:“巨鹿伯。您是总指挥。您想怎么做,那是您的权力。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