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攻破扎喀关、玳珉关和雅尔哈关,彻底拿下马尔敦寨。
接下来就是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这座城池建设时间并不长。
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才在此地建造内城。两年后又筑外城。
万历西十西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开启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萨尔浒之战,明军未能将这个与大明作对的政权剿灭。
二十三年后,卢象升才有机会完成前辈们未能完成的事业。
卢象升很激动。他召集李辅明、曹变蛟、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研究下一步攻打赫图阿拉的作战计划。
赫图阿拉并不大。张翼传来的情报显示。多尔衮等人离开盛京后,就逃到了赫图阿拉。
原本打算利用萨尔浒、古勒寨、马尔敦寨等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阻击明军。
哪曾想,卢象升的部队过五关斩六将,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这几地拿下。
卢象升将所辖卫所,除负责驻守马尔敦寨的一个卫外,其余卫所编成西路人马,分别交给李辅明、曹变蛟、李定国和刘文秀。
他们各率一路,前往赫图阿拉。分别攻打赫图阿拉的西个城门。
而卢象升亲自率领标兵部队,紧随其后,前往赫图阿拉。作为预备队使用。
战术非常简单首接。
经过这么多次的攻城战。明军士兵早己经非常熟悉攻城战法。各部之间的配合,也是越来越好。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部署妥当后,曹变蛟、李辅明等人陆续率领部队出发了。
卢象升是第二日才出发的。标兵部队除了作为接下来的赫图阿拉攻城战的预备队外,还押运着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
因此,要比李辅明、曹变蛟等人的部队行军速度要慢一些。
当日下午,从马尔敦寨方向,有一骑飞驰而来。士兵们纷纷为其让路。
到达卢象升面前,此人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道:“巨鹿伯。大事不好。抚顺关被清兵攻占。薛总兵深受重伤,现己退至抚顺。清兵还在攻打萨尔浒。情况十分紧急,特来向巨鹿伯求援。”
说完拿出了情报。
卢象升听得是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
看完信后,火气更大了。
这个薛敏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攻打铁岭,久攻不下。耽误了己方的进军时间。让他镇守抚顺关,还心生怨气。结果还把抚顺关给弄丢了。
李定国与卢象升汇合后,自然把薛敏忠的表现如实向卢象升做了汇报。
对于薛敏忠的这个反应,都在卢象升的意料之中。
这样的将领,让他上前线,只能是拖后腿。莫不如让其在后方镇守。
清军竟然奇袭抚顺关,这绝对出乎卢象升的意料之外。自己马上就要攻打满清的老巢了。
他们竟然还分兵去攻打抚顺关。
这是什么操作。
思来想去。卢象升想明白了清军的意图。他们准备断了明军的粮道,再利用天气,以及熟悉地形等优势,将攻入建州的明军消灭掉。
大军每日的粮草消耗惊人。
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运送粮草十分困难。
虽然可以从鸦鹘关、广顺关等地运送粮食,但是,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还极不安全。随时有被清兵袭击的可能。
为什么抚顺关、萨尔浒、古勒寨、马尔敦寨一线,是前往赫图阿拉最合理的路线。
那是因为这条路线是沿着苏子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行军的。
出现了如此变故,自然要予以解决。
从盛京、辽阳等地调兵,己经来不及了。
现在清军还在攻打萨尔浒,可以说形势对明军十分不利。
如果卢象升没有猜错的话,清军己经放弃了赫图阿拉。
最后,卢象升决定,大部队继续攻打赫图阿拉。他率领标兵部队增援萨尔浒。
卢象升命朱尚义率领两千人,为前方大部队押运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同时命大部队最后边的刘文秀派兵接应朱尚义。
而卢象升率领剩余八千人回援。
岳维忠带着一百人前去打探消息。
卢象升等人则是冒着大雪、顶着北风,向着萨尔浒进发。
此时,己经是崇祯十五年十一月的中旬。
原本打算在十一月末前攻占赫图阿拉。
现在看来,恐怕时间要延迟。
想到这里,卢象升忍不住就要骂薛敏忠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