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本是大明初期发行的纸质货币。配合铜钱使用。
可是,朝廷没有设立准备金制度。再加上不控制发行量,以及不能与金银兑换等弊端。最终导致了宝钞的崩溃。
现如今,市面上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金银。
这也得益于对外贸易往来中,大量白银的流入。使得大明有足够的白银流通在市面上。
不过,这种流通,朝廷无法进行掌控。导致明朝末年市面上白银需求量和实际数量难以控制。这必然会令经济出现混乱的局面。
因此,要想保持经济稳定,那就得重新发行宝钞,官方掌控货币发行。
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也是对大明未来非常有益的事情。
只是不知朝廷那边是什么反应。
卢象升既然身为户部尚书,就要负起这份责任。为大明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卢象升这边带着人清查广惠库。那名小吏早己找人通知广惠库大使和副使,赶紧前来面见卢象升。
朝廷任命卢象升为户部尚书。大家是知道的。
对于这位卢阎王,他的事迹都可以出本书了。下边的这些官吏还是对卢象升既敬佩,又敬畏。
卢象升回到京城,大家也是知道的。
昨日都全员在岗。宋之普和李绍贤引领着卢象升与大家见了面。
听说卢象升当日下午开始核查今年的黄册和鱼鳞图册,大家紧张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虽然宋之普和李绍贤己经派人通知了大家,以前可以稀里糊涂。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要认真起来。不要被卢象升抓到现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被烧到了,可不要说没有提醒大家。
所以十三个清吏司,以及照磨所、各库房、各粮仓的官吏,如临大敌。
广惠库是掌管宝钞储存和支出的部门。平日里就没有什么事情。大家也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户部内部的官员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日一早,广惠库大使张栋国,副使李武、钱丰,都来了。听说卢象升安排人继续清查皇册和鱼鳞图册。就有了侥幸心理。
认为卢象升根本不会来广惠库。
于是,三人就先后离开了这里。下边的小吏见主管都走了。也都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了。
只有这位入职时间最短,平日里的“老黄牛”张召翔,在广惠库留守。
可以说,户部上下都不会想到,卢象升会去广惠库。
更不会想到,卢象升会安排人清点广惠库的宝钞。
张栋国是最先接到通知的,他当时正在家里喝着茶呢。听说卢象升去了广惠库。吓得两腿不听使唤。
多亏他的妻子,帮他穿衣。
他这才好不容易穿戴妥当,急急忙忙赶奔广惠库。
见到卢象升正在翻阅账册,首接跪在了卢象升面前,不住地磕头,不断地说道:“巨鹿侯。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卢象升看了看他,问道:“怎么称呼?”
“小的是广惠库的大使张栋国。”
“你刚才说自己该死,这是为何?”
“小的在上值时,擅离职守。”
卢象升笑着说道:“擅离职守。罪不至死。你的话言重了。你是有急事需要出去处理吗?”
张栋国回道:“小的今早来,听说巨鹿侯安排人员继续核查簿册。小的就报了侥幸心理,认为您不会前来广惠库,于是就回家歇息去了。并没有急事需要处理。”
这个人说话还算比较老实。
卢象升继续问道:“我为什么不会来广惠库。”
张栋国回道:“宝钞早己停止流通。市面上主要是金银和铜钱。巨鹿侯日理万机。一个被弃用的宝钞。一个相当于废弃的仓库。怎么能入巨鹿侯的法眼呢。”
卢象升听了,说道:“说得还有些道理。这么说,我首接把广惠库撤了。把你们这些吃干饭的,全部打发回家。是不是很合理。”
张栋国首接扇了自己几个耳光,说道:“小的说错话了。小的该死。”
卢象升冷眼看着张栋国,说道:“既然拿着俸禄,就要认真做事。广惠库既然没有撤掉,那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你们就应该按照规定,正常管理。最起码的卫生得打扫吧。你自己看看,这里都成什么样子了。”
张栋国连连认错。
这个时候,副使李武、钱丰,以及几名小吏也都来了。他们也都跪了下来,磕头认错。
张栋国向卢象升介绍了一下这几个人。
卢象升看向李武:“你又是什么情况?”
李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