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4章 来自内阁的辩解

崇祯皇帝对于卢象升打算重新发行宝钞一事,并没有明确表态。

只是让其考虑周全,确保万无一失后,再由大家研究一下。通过后,方能重新发行。

卢象升自然全都答应了。

过不多时,周延儒、陈演、蒋德璟等人都来了。

崇祯皇帝将卢象升上报的那张表格让周延儒等人传阅。又命卢象升将整个核查情况,向大家做了解释。

其实,那日早朝卢象升己经汇报了相关情况。现在主要是将整体情况,以及一些州县的恶劣行径再详细说一遍。

随着吴甡看完那张表格,卢象升也说完了。

崇祯皇帝问道:“大家也都看到了。有些州县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欺骗朝廷。其罪可诛。大家都说说吧。此事怎么办?”

杨嗣昌首先说话了,他说道:“微臣认为,数据一模一样的。绝对是有问题的,凡是参与调查、丈量的人员,首接下狱。县令首接罢官。问题比较多的州府,长官也得罢官。相对较少的,降职处理。

至于布政使等省级官员,罚俸或者降职。下降三成以上的,应该再核实一遍。毕竟十年了。土地或许荒废了,百姓或者逃难走了。这都有可能。”

吴甡则说道:“这么做的话,牵扯的人员实在是太多了。都处理了,下边的工作谁来做。微臣认为,挑选几个性质十分恶劣的县,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其他人,还是以罚俸为主,或者下旨斥责一下,就可以了。”

黄景昉附和道:“不错。涉及这么多的州县。而且据微臣了解。这也不是本年才出现的。早些年就有这种情况。我同意吴大人的意见。从轻处罚。”

蒋德璟并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太祖时期,各地拿着盖有印章的空白文书,进京报账。实物与账册出现偏差,及时在京城修改。

太祖得知后,杀了多少人。咱们现在的问题,要比那时严重多了。当时是为了对账方便,节省往返时间。现在是公然造假。微臣认为,必须严惩。”

蒋德璟说的是明初非常有名的“空印案”。

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得向当时的京城,南京,呈送钱粮以及相关账册。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损耗。这就导致实物与账册出现差异。

出现在这种情况,就得被打回去,重新上报。

南京周边的地区路途比较近,还好一些。云贵地区、两广地区、西北地区,距离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有的地区距离南京六七千里,往返一次接近一年。

为了能够通过户部的审核。他们随身携带盖有印章的空白书册。万一出现了偏差,那就将实际的数据填写在空白书册上。从而达到实物与账目一致的目的。省时省力。

这本是一个权宜之计。早在元朝就这么干。

但是,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他就认为这是一种欺上瞒下的作弊行为。为贪腐打开了大门。

因此事受到牵连者非常多。有几万人之多。

陈演听了,说道:“蒋大人。不分青红皂白,不进行实地核查,仅凭一个账册,就处理官员,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微臣认为,出现这些情况,定然有些原因。还是先派人到实地,进行核实。确认的确有问题,再商讨惩处,也不迟。”

周延儒最后一个发言。他看了看卢象升问道:“巨鹿侯。你是户部尚书。你认为应该如何惩处?”

卢象升说道:“一模一样的数据,一定有问题。十年时间,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不可能一点没有变化。这些人必须严惩。至于那些下降三成的。或许有些是实际情况。绝大多数还是有敷衍的嫌疑。毕竟土地就摆在那里。平白无故少了三成那么多。说不过去。”

陈演反驳道:“或许当地有功名的人增多。或者被藩王、当地致仕官员购买了大量的土地。人口方面,或许因为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卢象升正色道:“陈大人倒提醒我了。有些人为了不交税,将土地投献至有功名人的名下。这样的情况,此次必须严查。微臣建议,除了这两类问题,朝廷出人进行核查外,对于其他簿册,向各省传旨,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令他们两个月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次重新复核。如有问题,需要修改,可以及时上报修改。过后如被发现造假,严惩不贷。”

陈演继续说道:“巨鹿侯。你动动嘴,就算完成任务了。你知道这么做的话,下边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吗?大家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不能只做这一件事吧。”

卢象升丝毫没有退缩,说道: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