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7章 两个人不谋而合

卢象升自然明白李邦华的意思,不过他还是说道:“如果朝廷众人都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大明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shennvfu.com”

李邦华附和道:“的确如此。巨鹿侯。如果有人将此事牵连到了都察院。那么都察院的这些人也将受到惩处。作为左都御史,本官只能是致仕回家了。”

卢象升依旧没有吐口。为什么。

因为这些年,这帮言官没少弹劾自己。

如果不是自己立功多,干出了很多成绩,崇祯皇帝还算信任自己。

就凭这帮言官三番五次,轮番弹劾,就能让自己下大狱。

卢象升笑着说道:“李大人。此事你也可以这么想。他们做错了事情,受点惩罚,也是正常的。

比如说我吧。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朝廷做事。却有些人横挑鼻子竖挑眼,认为我这样了,认为我那样了。弹劾我。我不也挺过来了嘛。”

朝廷之中,弹劾卢象升的人有很多。都察院的这帮人是其中的主力。

都察院的这帮人就有一项可以称之为权力的,那就是“风闻奏事”。

这项制度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到了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为了能够整饬吏治、保证官员能够保持廉洁。就赋予了言官这个权利。

这些言官可以根据传闻向皇帝进行举报官员的贪赃枉法行为。即便是没有确凿证据,也是可以的。

哪怕最后证实是纯属子虚乌有,也不会追究举报者的责任。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用好了,的确能起到整饬吏治的作用。如果把这个作为党争、攻击官员的武器,那就适得其反了。

李邦华也吃过这个亏。他前前后后赋闲在家长达二十多年。

听了卢象升的话,知道卢象升心中有气。对都察院的怨气。

这几年,卢象升遭到都察院言官们的弹劾,数不胜数。

李邦华只好说道:“巨鹿侯。您说的是实情。这些年都察院的御史弹劾了你很多次。这里面也不都是为了公事。有很多都是利益使然。本官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后,也曾告诫这些人,一定要公正执法,不能掺杂个人意图。但是这些人利欲熏心,根本就不听呀。”

卢象升顺着李邦华的话,说道:“李大人。你的为人,有目共睹。按理说,你来为他们求情,我给你这个面子,没有问题。但是,你想过没有,这里面有些人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一次我饶了他们。过一阵子,朝中有了我的风言风语,他们还是弹劾我的。所以,你这么做,看似在帮他们。其实是在害我。”

卢象升说得很诚恳。现在饶了他们。过后这些人还会继续咬人的。

对于巡按御史未能履行监督职责这件事情,卢象升其实并不想参与其中。

因为他知道,随着锦衣卫那边逐步开始审讯、惩处相关人员后,势必会把火烧到这些负有监督责任的御史。

甚至还会牵连到宫内的一些太监。

因为,无论是库房,还是粮仓,与宫内都是有业务往来的。

只要有往来,就有利益输送、内外勾结等问题。

所以卢象升在旁边冷眼旁观,乐见其成。

借此机会,彻底杀杀这帮御史的锐气,替自己出口恶气。

他没有想到李邦华会为手底下这帮御史求情。

李邦华见此情景,只好问道:“那依巨鹿侯的意思。要严惩这些御史了?”

卢象升回道:“本来,我是不想参与此事的。皇上己经安排锦衣卫负责审讯这些人。我再插手,就不好了。既然李大人前来为这些人求情。我也不能驳你的面子。

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挑选一些为人正派、能够认真做事的御史,参与到接下来的户部对各省库房、粮仓的核查工作。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其他人,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卢象升的想法,其实正合李邦华的意思。

都察院有一帮人,早己经参与到了党争之中。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以争斗为目的。

很多弹劾卢象升的人,也是因为卢象升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此,对于卢象升的这个提议,李邦华当即说道:“那我替大家谢谢巨鹿侯了。”

卢象升说道:“太客气了,李大人。你我都是为朝廷做事。趁机处理一批宵小。对你、对我,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我也只是尽力保护。”

“那是自然。巨鹿侯一心为国,朝野都知道。我现在马上就回去草拟名单。”

说完,就起身告辞。

卢象升亲自将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