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够用实物缴税,来取代用白银缴税。
另外,大明也没有建立货币管理制度。使得市面上出现白银短缺,国家层面不能有效应对。
没有准备金制度作为支撑,无论是宝钞,还是白银,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现代金融货币常识。
而这些却是大明官员所不知道的。
卢象升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他还是打算试一试。
如果尝试了,或许能够成功。如果不尝试,那等着你的,只有失败了。
宝钞提举司提举杨睿、以及金铉等人,早己按照卢象升的吩咐,进行原材料的储备、宝钞样式的研发等各项准备工作。
原材料这一块,除了从桑树上取材,重点还是回收公文纸等桑皮纸材料的纸张,拿回来废物利用。
傅朝佑的钱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速度是越来越快。按照傅朝佑的测算,再有一个月,整个北方,基本上都能保证一个府有一家钱庄。
至于南方诸省,卢象升早己命倪元璐全权负责钱庄的建立。
一南一北,分别推进,速度惊人。
卢象升来到宝钞提举司。提举杨睿和金铉向卢象升展示了最终确定的宝钞样式。
明朝初年主要有八种面值。最初的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西百文、五百文和一贯六种。洪武二十二年又增加了十文和五十文两种。
卢象升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了六种面值。分别是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一贯和十贯。
小于十文的,使用铜钱作为补充。
这基本上能够满足百分之九十九的交易。
至于那种超过一万两的大额交易,可以使用银行的汇票。
六种宝钞尺寸大小各不相同。面值越大,尺寸越大。
卢象升将现代的一些货币防伪标识应用到了宝钞上。虽然达不到现代货币防伪标识的水平,但是远超大明当时的防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