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走后,谢立廷又从朱雄英居住的房间里拿出了另外几封信。临近下朝之际,谢立廷来到奉天殿外,等着朝臣们下朝,具体的来说是等着朱雄英的老师董伦董大人。
随着朝臣们从奉天门鱼贯而出,谢立廷站在一侧,踮起脚尖,观察着从奉天门里出来的文武百官。
“董大人,董大人。”谢立廷赶紧迈着急促的步子,来到了董伦身边道,“可算是等到您出来了。”
“你是……”董伦停下,定了定神,上下打量了一番谢立廷后道,“你是太孙殿下身边伺候的。”
“是。”谢立廷恭敬道。
“你来找本官有什么事情?”董伦有点疑惑,毕竟朱雄英已经去中都历练去了。
“太孙殿下在去中都凤阳府之前给您留了一封信,让奴婢这两天送给您。”谢立廷从怀里掏出朱雄英给老师董伦的一封信。
“哦?还给老夫写了信。”董伦觉得欣慰,这做学生的还能想着老师,实在是很不错。
董伦接过谢立廷递过来的信,见身边同僚很多,于是提高了音量道,“太孙殿下,想着老夫,还给老夫写信,等回了家老夫慢慢看。”
董伦说完话的瞬间,不少官员就凑过去与之交谈。董伦微微扬起头,跟靠过来的官员们谈笑风生。
谢立廷悄悄离开,因为他今天还要给别人送信,等到奉天门的官员都离开后,谢立廷迈进奉天门,来到奉天殿门口。
“陛下,太孙殿下的贴身侍者求见。”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疏,思索了片刻道,“是小谢啊,叫他进来吧!”
“奴婢见过陛下!”
“你来有什么事情?”朱元璋走下来,来到了谢立廷身边。
“陛下,太孙殿下临去中都凤阳之前有一封信留给陛下。”谢立廷道,“太孙殿下说他走后三五天内给陛下。”
“哦!有趣,拿来给咱看看!”朱元璋当即来了兴趣,他很想知道大孙朱雄英对自己有什么想说的,还非得写信。
谢立廷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道,“陛下,这就是太孙殿下留给陛下的信!”
朱元璋将大孙朱雄英给他的信立刻收起来,准备批完这批奏疏就看看。
“那奴婢就告退了!”
“退下吧!”
谢立廷出了奉天殿之后,就匆匆赶到了坤宁宫。
因为朱雄英还有一封信是要送给祖母马皇后的,将手里的信交给马皇后后,谢立廷算是完成了朱雄英交代给他的所有任务。
怀远县河溜村。
里长唐肃带着叔侄三人来到了田间地头。春风吹过广袤的田地,汉子们挽起裤腿,一手扶住木犁,一只手轻轻挥舞着手里的鞭子,在空中甩出一声清脆,老牛沉“哞”一声,乖乖拉着木犁朝前走去。
“从这块石头,到南边那棵树,这些就是你们的水田了。”里长唐肃给叔侄三人介绍着,“这几块水田就给你们三人耕种了,农具什么的等会到我家领取。”
“里长您也太偏心了吧!”此时,田地里田垄上休息的汉子站起来道,“这几块水田都是好水田,我们都没有分到,怎么就给了这三个孩子?”
“你看他们几个细皮嫩肉的,种的明白嘛?”那汉子故意说的很大声,“这样好的水田,让这三小子来种,是不是浪费了?”
见朱雄英他们不说话,那汉子以为自己的话起到作用了。
“你说的对啊,他们三个小子确实很难种好这几块好田地。”里长唐肃点头道。
那人听到里长唐肃向着自己这边,不由得挺直了腰板,看向朱雄英他们叔侄三人道,“你边玩泥巴去,你们种不明白。”
“既然你觉得他们三个种不明白,那么就由你……”里长唐肃忽然被唾沫呛了一下,“咳咳!”
“里长,我肯定能种好!”那汉子拍拍胸脯道,“把我那几块不好的水田分给这仨小子就行了。”
“那么就由你帮他们种好。”咳嗽完的里长唐肃拍了拍那汉子的肩膀道,“我看好你哦!”
“啊?”那汉子急了,“怎么叫我帮他们种?这凭什么啊?”
“哈哈哈哈!”几个凑过来的壮丁见那汉子吃亏,不由得幸灾乐祸起来。
“凭什么?凭人家小小年纪就能识文断字!”里长唐肃道,“都停一停手里的活,我有事要跟大家宣布。”
随着里长唐肃的呼喊,田里的汉子都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凑到了地头上。
“里长,把我们叫过来要说什么?”
“是啊,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