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说说吧。”
此时,太子朱标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怎么了?见到我不高兴了?”朱标走到朱雄英身边蹲下按了按他的鼻子。
“哼!”朱雄英自顾自的走到一边坐下,这怎么还带偷听的。
“如果真按他的说法去做的话,那就要给渔民们足够的奖励。”朱标道,“渔民们想要什么?渔民们真的想出海打渔吗?我看未必!”
“是的!”朱元璋点点头同意了朱标的说法。
“渔民们天生靠海吃饭也不代表他们就甘愿一辈子打渔。”朱标道,“之所以选择打渔那是因为没有办法,他们只能依靠打渔赖以生存罢了。”
“至于针对那些海商们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多了,商人有钱,但确实士农工商的最底层,办法也自然会更多。”朱标道,“当然,对于商人不能心软!商人重利轻别离,这诗文中说的还是最轻的!”
“你说的这一切,确实可行!可以一切也要等到开海之后。”太子朱标叮嘱道,“所以,我们有时间来制定出完善的法子,来约束他们。”
“更何况我听说倭国现在内部正值内斗,而且三年五载并不会结束。”朱标道,“我们时间充足。”
“至于你现在要处理的问题并不是这些,而是这个!”朱标从一摞摞奏疏里挑出了一本奏疏递给了朱雄英。
“你自己看看吧!”朱标道。
“难不成是有人参我了?”朱雄英疑惑道,“我还是个孩子,那个御史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难道我不可爱吗?就因为我要开海就要参我一本?”
“不是参你的!”朱标白了他一眼道,“要是参你的,一定会被你大父和我驳回去,并且申饬一番的!”
“哦!”朱雄英原本垮下去的脸,瞬间笑容满面道,“那我看看是什么!”
朱雄英翻开奏疏,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这封奏疏是有关移民的,如今云南边疆已经安定下来了,但是战后需要大批移民过去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移民原本对朱雄英开海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移民的名单里有江浙的豪强大族,里面恰恰就有崇明朱家。可他刚刚跟朱家那边签订了出海的路引,这下子两者冲突了。
“这不是起冲突了嘛?”朱雄英道,“能不能只让他的部分族人走?”
“不行!”朱元璋道,“要么留下,要么全都走!如果云南一批,崇明一批,若是两方都壮大起来了,更不容易管辖!”
“你来做决定!”朱元璋道,“其实这对于大孙你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坏事,你想想看!”
朱雄英眼珠子滴溜一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后道,“姜还是老的辣!”
“哈哈!知道怎么办了吧。”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