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0章 船队抵达宝船厂

老夫上课!”

“啊?”朱雄英正在疑惑,还没来的及反应过来的时候。

一向说话慢吞吞的董伦立刻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东西既然是在你的指导下找到的,那么你就一定比任何人更了解这些作物,所以需要你跟我讲一讲。”

“等到这些作物运来应天之后,你再抽出时间去给负责农桑的官员们普及下去,我到时候就在一旁记录下来。”董伦道。

“好吧!”朱雄英想了想道,“如果仅仅是之后负责记录的话,是不是史官就可以?压根用不到夫子的学问吧?毕竟,这种东西一定是越简单越好,让人通俗易懂最好。”

“如果引经据典,辞藻华丽那是不是会让人感觉云里雾里的,脱离了我们想要让大家知道如何种植的本意呢?”

朱雄英一边说一边憋着笑,他想要看一看自己的老师董伦会怎么说。

“你说的很对!”

董伦居然没有反对,更没有选择破口大骂,这一点还真是让朱雄英感到有些意外。这个时候,不应该是直接破防了吗?

“但是,你忘记了一点!”董伦走到朱雄英面前道,“如果我来记录这些农作物,那么史官也不会闲着!”

“史官会记在洪武十八年,三月,应天龙江宝船厂。”董伦顿了顿道,“太孙殿下与太孙师董伦接到了来自探险队运来的西洋作物。”

“太孙殿下教授负责农桑的屯田清吏司郎中,西洋舶来农作物的习性及种植方式,太孙师董伦在太孙旁将作物分门别类记录、编纂好,以供下级官府传阅、学习!”

董伦乐呵呵的捋胡须看着朱雄英道,“你说史官闲着了吗?”

“夫子不仅将这些作物记录、编纂了下来,还顺带被史官提了一笔,被写进了史书里。”朱英雄不禁道,“这不是单击一个六了,应该是双击六六六了!”

“你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实在是高的意思嘛?”董伦看向朱雄英道。

“是的!”朱雄英点点头道。

“奇奇怪怪的,为什么不能是一、是二、是三呢?”董伦仅仅是思考了片刻就有了自圆其说的答案。

他缓缓开口道,“行酒令吗?行酒令中的六顺风的意思是吗?倒是有趣!”

朱雄英点点头,也没说什么。虽然董伦理解的六六六跟自己说的这个六六六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是经董伦这样一说,这“老铁双击六六六”,还真就是从这行酒令中演化而来的。

不得不说,无论是任何时代,这知识分子的脑子就是好使,即便是跨越了六百多年,即便是董伦没见过直播间,也不妨碍他理解出这句话的意思。

谢立廷在身后跟着朱雄英和董伦师徒二人,他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就把假给请下来了,这还不是最炸裂的。

对于他来说最炸裂的事情是,下午太孙殿下朱雄英要给六十多岁的董伦董大人当夫子,而且还是董伦董大人率先提议的,这真是倒反天罡,闻所未闻啊!

当天下午,令谢立廷三观尽毁的一幕真就这样水灵灵的出现了。

朱雄英让人拿来了一块小黑板,他则是拿着粉笔开始了教学。

当然,大明朝是没有粉笔这种东西的!可以大明朝的生产力水平,造一根粉笔并不是没有能力。之前朱雄英画地图就让周王府的人做了一些粉笔,然后他就顺手将这些粉笔和那块黑板一同带回了应天。

要想让自己的老师董伦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物,那得从气候和环境开始讲起。朱雄英思索了一刻钟的时间后,决定给自己的老师董伦上一堂地理课。

虽说自己的老师董伦博古通今,可是天文地理这些事情他还真是不懂。

一下午的时间,董伦就觉得自己的学生朱雄英让他真是大开眼界。

他以前一直以为圣贤之书就是天地真理了,没想到天文地理这样的学问也如此的奥妙无穷,引起人的无限遐想。

五天后,杨毅带着船队来到了龙江宝船厂外面的水面上。

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并没有出来迎接,因为杨毅很显然还达不到这个级别,虽然船上运载的是可以让大明朝大丰收的粮食作物。

太孙殿下朱雄英与董伦则是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找太子朱标批了条子,出宫后带着一名史官直奔龙江宝船厂而去。

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这件事情也并没有在朝堂上传开。

“来了,来了!”董伦看着水面上缓缓靠岸的大明宝船道。

等到所有的船只全部靠岸之后,杨毅也从船上下来了

不想错过《形于言色》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