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一个月,这是他们必须要承担的义务。开封府治下有十二个县城,一年内征调五万到八万民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修建这样一些丁字坝也用不到那么多人。
至于调用军队,他手里就有军队,征调五百士兵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早。周王朱橚就召集了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前来议事,当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听完了周王朱橚描述的朱雄英提出的建议和内容之后,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也提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问题。
那就是水泥和钢筋能拿来造大坝吗?当周王朱橚告诉了负责河道治理的官员,开封城新铺的那段路就是水泥路之后,负责河道的官员当时就明白了过来。
看到阶梯式丁字坝的一刻,也是直呼“妙哉!”发出了跟周王朱橚一样的感慨,“此人是谁?周王何不把他招揽来。”
“本王可招揽不来!”周王朱橚也憋着坏道,“本王倒是想,奈何本王这座庙小,容不下人家那尊大佛。”
“什么?那人真是太恃才傲物了,他以为他是什么?”那负责河道的官员当即为周王朱橚打抱不平道,“殿下招揽他,他还瞧不上?真是岂有此理!”
“你想知道那人是谁吗?”周王朱橚忍住不笑,想要看一看这负责河道的的官员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殿下说出来,但凡下官要是见到他,一定狠狠朝他吐一口唾沫!”负责河道治理的官员帮腔道。
“哈哈哈哈!”周王朱橚忍不住了,当即道,“我就不逗你了,那人是本王的大侄子!”
“是……是谁?”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忙改口道,“下官收回刚刚说过的话。”
“好了,本王看你一直板着一张脸逗逗你罢了,不必紧张!”周王朱橚道,“你赶紧安排人下去干吧!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需要本王支持的,本王一定让人率先配合干你的差事。”
在协调好了各个河段的用水需求之后,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周王朱橚每日都到施工现场亲自监督这丁字坝的情况。
二十六天后,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丁字坝都已经建好了。毕竟,这次建造的丁字坝是小型丁字坝居多,中型丁字坝占少数。
所以,留给他们的时间还很富裕。压根不用担心这些丁字坝还未等干燥下来,黄河的洪水就来了。
一般来说,晾晒保养七到十四天的丁字坝就已经完全具备了抗洪的能力,若是干燥保养了一个月左右的丁字坝,不仅可以抵御洪水,也可以让船舶通航了。
朱雄英看到的黄河决堤的时间是五十天,他们从接收到消息到组织人员完成这些丁字坝大约用了二十八天左右,还有二十二天的时间来让丁字坝干燥,基本上是没有问题。即便是黄河决堤提早个十天到来,那也是可以顶住的。
二十三后,开封周王府。
“轰隆——轰隆隆——”
开封已经连着下了三天的雨了,周王府正厅里周王朱橚放下手里的茶杯,走到屋檐下看着连绵不绝的雨,有些焦急的望着外面。
很快,他在密密的雨幕里看到了一个穿着蓑衣的人,走进了庭院。
那人由远及近,很快来到了正厅。
脱掉蓑衣之后,一个侍卫出现在了周王朱橚的面前。
“来人,拿擦雨水的毛巾来,端杯热茶来!”周王朱橚看着那侍卫道,“不着急,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再说也不迟!”
“咕嘟——咕嘟——”
喝完一杯热茶后,那侍卫道,“回殿下,各处丁字坝都正常,这次大雨来势汹汹,但是没有一处出现决堤的情况!”
“真的?”周王朱橚有些不可置信,往年要是遇上今年这样的大雨那势必有一些地方决堤。
“真的!属下派出去的人全部都查验过了,没有一处发生决堤!”
“新修建的大坝全都发挥了作用,殿下这下不用担心了!”
“如此可就太好了!”周王朱橚当即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周王朱橚立刻来到了书房,准备写一封信寄回应天,告诉皇帝朱元璋这个好消息,并顺便好好感谢一下自己的大侄子朱雄英,为自己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
由于开封暴雨的原因,这封信七天后才到达了应天。
收到了来信之后,皇帝朱元璋立刻给朱橚回信,说这些丁字坝只不过是开胃前菜,让他得空来一趟应天,自己要跟他讲一讲什么是小浪底工程,如何解决开封黄河成为地上河的终极解决办法。
因为朱有燉、朱有燻俩兄弟就住在春和宫的缘故,所以朱雄英今天一早就发现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