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孙殿下可曾听说过武夷山悬棺?”张宇初淡定自若道,“先人葬于绝壁,看似是逆天而行,实则是顺岩脉地气。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他此话一出,朱雄英就明白了。这也是跟之前的杀生同源的回答如出一辙。
“《悟真篇》有诀‘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所谓‘逆’者,逆的是凡人的贪嗔痴慢,顺的才是混元真一之性!”
张宇初气定神闲走到众人中间道,“不知这个回答,在座的诸位可还觉得在理?”
众人俱都点点头,不是他们不想反驳,而是没有反驳的切入点。毕竟,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再怎么玩聊斋,谁还不知道谁了,更何况他们的道行还不一定有张宇初高。
“实在是妙啊!”朱雄英看向在场的人道,“诸位都是道门最杰出的人,我们的梁寅梁老,则是江西地区的大儒。”
“三教之中只有佛教的人没有来!”朱雄英道,“之前我是想找一位来的,但是想了想佛教是个舶来品。再者带着一个光头和尚上龙虎山实在是有碍观瞻。”
“我听闻张道长不仅对道教典籍学说无所不晓、融会贯通,也对儒家和佛教有所研究,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我说的对吗?”
“父亲的恩师宋濂曾经说你是,颖悟有文学……国初名僧辈出,而道家有文者独宇处一人。”朱雄英道,“可见你虽是道教魁首,却也是一个三教皆通的全才!”
“太孙殿下过誉了,略知一二罢了!”张宇初嘴上这样说着,但心中却依然紧绷着。他知道真正的刁难就要开始了。
“所以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在座的各位!”朱雄英的眼睛扫过众人,很显然他的这个问题算是一种威胁。
“三教之中对天人合一都十分认同,若是天道是儒家的‘仁’,佛教之‘空’,道教之‘自然’,那么三者究竟孰为究竟?”朱雄英顿了顿道,“就好比有一个婴儿出生于乱世,未染礼教、未造业因、为悖自然,却遭饥疫而亡!”
朱雄英说到一半,在场一些道行较浅的小道士已经被绕晕了,但可以感觉出来这个问题很棘手,比之前的所有问题都棘手。
“这孩子的死,儒家说乃是‘天命靡常’,那么‘天命’何以仁?”朱雄英说着看向了江西当地的大儒梁寅。
“佛家说乃是‘前世业果’,然无记业何辜?”朱雄英继续道,“道教说乃是‘天地不仁’,然‘道’既生之,何故杀之?”
此时,龙虎山掌教真人张宇初开始飞速运转大脑,试图想出一个解来。
“三教都用‘天道’解释万象,所以这个孩子的生死,究竟是天命不仁、业力不公,还是道本无情?”
一旁的江西布政使司不禁咽了一口口水,现场安静地落针可闻,他悄悄用余光看着在场的道门人士跟儒家人士。
心里想着,这下可真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难住了。
朱雄英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下去。
“若是三教‘道’皆至善,何以容此至痛至悖论?”朱雄英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
“若三教‘道’非至善,诸君所修所求,究竟是伪证天道,还是自欺欺人呢?”朱雄英说完之后背着手,坐下端起茶杯吹了吹,品了一口茶。
“给你们两盏茶的时间!”朱雄英道,“至于佛教如何回答,也由道长来作答!毕竟,你对三教合一还是很有心得!”
这个问题对于此时此刻的明朝人来说,是无解的。这也就体现出了朱雄英作为穿越者的优势了。
按照儒家来说,如果承认“天不仁”,那就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根基。若是坚持“仁即天理”的话,那就需要解释“仁”与“杀”的冲突,也无从下手。
婴儿未造善恶业却横死,业力法则失效。佛教若是强行归咎于“前世业”,那么轮回一说就显得有些可笑,就是诡辩了,违背了“现世因果可察”的正见。所以也是讲不通的!
至于道教,更是直接釜底抽薪。《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但“道”对于婴儿夭亡无动于衷,那就等同于否定了修道长生。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道教修命为长生,修性为合道。如果说“生死齐一”,那不就是说大道无情,生死无区别,那么还修行个锤子?直接原地解散分行李算了。
朱雄英不着急,从怀里掏出一个魔方开始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小孩子为什么会夭亡,自然不能用三教的学说来解释,要用科学来解释。
但是不好意思,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