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3章 山的意境!

好。

三人顺着山道一路前行,林子越来越茂密。

走了一个多小时,只见一处山壁高耸入云,颜色犹如泼墨一般漆黑。

半山腰处,山谷中有几块巨大的石头,仿佛是远古时期从山顶滚落下来的,那场面石破天惊,这些巨石卡在山谷中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巨石非常庞大,顶部却十分平整。

冯启亮兴致勃勃地跑到山石上,向下望去,只见谷底雾气腾腾,草木郁郁葱葱,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流水哗啦的声音,却不知道水流向了何方。

尽管冯启亮生活时间最长的县城也是在山区,但来到米仓山后,他还是觉得处处充满惊喜,他进了这山里,就跟山里人进了城一样新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地方太棒了,我在农场的时候认识一个会画画的,整天画山画水,还跟我吹嘘什么意境,我说他根本没见过真正的好山好水,他还不信,真想把他拉过来好好看看,到底什么才叫意境!”

宋阳和王岳对这些不太懂,他们知道类似这样的地方,山里到处都是,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这地方有名字吗?”冯启亮又问道。

“磨盘崖!”宋阳回答道。

“磨盘崖,这几块大石头,确实挺像磨盘的,这名字取得好!”

宋阳和王岳也跳到了巨石上,四处张望了一下,远远看到南边远处有一片林木不算茂盛,反而杂草更多的开阔山间小平地,宋阳打算到那儿去看看。

有几条猎狗在前面带路警戒,宋阳显得有些随性,走走停停。

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宋阳看到一种长着宽叶的植物,他指着这植物对王岳说:“岳哥,你知道这叫啥不?”

王岳凑过去看了看,认了出来:“姜黄!”

“知道它有啥用不?”

“可以用来染饭、染豆腐,能做出黄豆腐!”

“就这点用处没别的了?”

王岳摇了摇头。

宋阳笑了笑,开始介绍起来:“这东西可不单单能染饭、染豆腐,还能用来染布。

另外,它本身也是一种药材,秋冬季的时候采挖最好。我师傅跟我说,这东西以前叫薯芋。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豫,因为豫和芋同音,薯芋就不能这么叫了,改成了薯药。

到了宋代,又出了个皇帝叫赵曙,薯药也不能叫了,就成了山药。

这东西根须多,拿回去煮之前要用火燎掉毛须,所以我们山里人又叫它火藤根。”

“真有意思!”王岳听得津津有味,他知道宋阳这是在趁机教他认药,学得格外认真,“还好,没皇帝叫火藤根,不然又得改名了!”

“你记好了,收购站会收这玩意儿,大概两毛钱一斤,还凑合!”

两人一路走着,只要看到有点价值的东西,就会聊上几句,一会儿说到金银花,一会儿又提到茵陈,接着又说起毛苍术、龙胆、玉竹、知母……看到合适的,就采挖起来,装进布包里背着。

不知不觉,进山已经两个多小时了,除了看到几只飞鸟,别的野物一只都没瞧见,冯启亮觉得有些无聊了:“你们俩到底是进山挖草药还是打猎啊?”

“这不正找着呢嘛,还没碰到猎物而已!”宋阳笑着说道,“我问你,在东北的时候,春天也打猎吗?”

“春天倒是不打,有规定的,一般要到秋冬季节才打,其实也不是完全不打,不然吃啥呢!”

“我们这儿山里也有这样的规矩……顺便找找草药,没啥问题吧!”

“你们也太死脑筋了,太守规矩可赚不到钱!”

“有些规矩,还是得守的。话说回来,你不是说自己打猎很厉害嘛,那你看到野物留下的痕迹了吗?”

“没有!”

“那你还说啥,都没看到痕迹,怎么找猎物?”

正说着,招财突然发出呜呜的声音,二三十米外,稀疏的林木间传来一阵哗啦声,原来是一只兔子被惊动,正往高处山坡逃窜。

冯启亮赶忙去拿枪,而宋阳则立刻对着几条猎狗发出指令:“吜吜……”

几条猎狗马上追着兔子往高处跑去。

再看冯启亮,肩膀上的枪刚取下来,兔子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宋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地说:“哥,除了下套、设网,撵兔子最好的办法,还得靠狗!”

“你这几条狗能追得上吗?”

“废话,我这些都是什么狗,青川犬、凉山犬,都有野

不想错过《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