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上跳跃,映得那双杏眸格外清亮。
加大肠胃蠕动未必要沉香,润滑肠道也未必只有肉豆蔻。
“小弟弟,你对附近很熟悉对不对?”她蹲下身,朝踢草团的男孩招手。
“带姐姐去找些会冒白沫的豆荚可好?”
男孩歪着头想了想,几息后眼睛一亮:“我知道!后山老树上有!”
他蹦跳着引路,穿过庙后杂草丛生的小径。果然,一棵高大的皂角树伫立在那里,枝头挂满了干枯的荚果。
清清带着孩子们在破庙附近搜寻,很快又在一座废弃油坊里找到一壶陈年麻油和几块干姜。
她将皂角捣碎倒入沸水中,翻腾起白沫后,又加进一勺麻油。姜末在罐底打着旋儿,苦涩中透出几分辛辣的气息。
“这......这真的管用吗?”几人半信半疑。
“试试看,总好过等死。”清清扶起情况最严重的一个中年汉子,托着他的后颈,将药汤缓缓喂入口中。
汉子咽下后,起初只是皱眉咂嘴。
忽然,他脸色一变,猛地弓起身子,“哇”地吐出一大滩灰白泥浆。
庙里弥漫着酸腐气味,可肚皮却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
他试着直起腰,终于轻松地站了起来。
“真的通了!”
其余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伸向陶罐。
清清赶紧架起另外两处火堆,熬煮更多的皂角水。
望着众人渐渐好转,她下意识念道:“医道之妙不在药材贵贱,而在用得其所。”
绿豆、甘草解乌头果之毒,皂角、麻油救观音土之危,分明都是寻常之物,却偏偏能够力挽狂澜。
话一出口,清清自己先怔住了。
这道理分明是方才所悟,可脱口而出时,却像早已刻在骨子里一般熟稔。
怔忡片刻,她会心一笑。往后既要深研典籍,更要像今日这般,不拘成法,随机应变。
正想着,茶肆里听来的那句话蓦然浮上心头。
大梁皇帝说的,天下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