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慢点哎小祖宗~”
一株株水稻从田间划过,吸引了所有皇室子弟的目光,最后直接砸在地上。
每一株水稻落下,他们的心脏便要抽搐一次。
看着那明明自己宝贝的不得了,结果被别人轻易乱丢的模样,简直是痛心疾首。
然而他们却又不敢上前呵斥,心中不断呐喊着轻点。
只因那抛神稻的大黑狗的后台,此时正和自己的皇帝在另一边并肩收割着水稻。
“没想到陛下收割水稻,竟也如此熟练!”
田间,谢荀弯着腰,熟练的一手抓着水稻、一手挥舞着镰刀,收割起来的速度异常之快。
而他的身边,闻人承武也是熟练的挥舞着镰刀,其收割的速度不比他慢。
要知道,谢荀本身便是农民出身,肌肉记忆还在。
再加上隐居的十几年来,都是自己种水稻收割,干起这活来可谓是十分的熟悉。
可没想到,身旁这九五之尊的皇帝,居然一点也不生疏!
“自北齐农圣现世后,朕也派人重点培养水稻,每年都会亲自来收割,同时观察这稻种的培养进度。
亚圣先前在外边田间所见水稻,正是这些年培育出来的新种。
虽说产量并无太大提升,倒也比寻常水稻更加耐旱!”
闻人承武笑着说道,手上的动作倒也是没有停下来过。
“陛下雄才大略,草民佩服!”
“比不上亚圣,此等产量的神稻,放在前几年,朕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水稻,闻人承武眼中满是炽热。
“谢卿啊,朕欲封你为王,你意下如何?”
他将手中的水稻放下,冷不丁的说道。
“承蒙陛下厚爱,草民培养出此水稻,不过是想让百姓们吃得饱饭罢了,并非是贪图什么权力!”
谢荀摇了摇头,收割的速度顿时加快了几分。
“朕明白谢卿的想法,也知道江湖中人自愿逍遥,不愿被束缚!”
闻人承武也是加快了收割的速度,随即追了上来说道。
谢荀埋头苦干,并没有回应。
“江湖人都喜欢直爽,那朕也不拐弯抹角,便直说了。”
闻人承武见状微微摇头,随后说道。
“谢卿献上神稻此举,必定会被写入史书当中,此等功绩也足够封王拜相!
若是谢卿拒绝,难免天下百姓对朕多有微词,朕也想在史书中留个好名声。”
闻人承武扭头看向谢荀,眼神中满是真切。
谢荀与其双眼对视,不过他在对方的眼中,还看到了一丝野心。
“陛下在意民心,不只是为了自己吧!?”
谢荀收回目光,假装无意的问道。
“呵,谢卿说的不错。”
出乎意料的是,闻人承武并没有否认,而是痛快的承认了。
随后他继续说道。
“现如今北齐陷入内乱,各路军阀争锋不断,正是我大康厉兵秣马,一统天下的好时机。
奈何北齐虽乱,但其朝廷根基未损,逍遥王率领的叛军实力亦不弱,皆有各大门派参与其中。”
“陛下是想,等到北齐叛军与北齐朝廷两败俱伤,再行出兵北上!?”
谢荀猜到了他的想法。
“不错!”
闻人承武点头承认,而后继续说道。
“我大康近些年虽无大灾,却是小灾小祸不断,四海之内盗匪四起,有些乃是天灾导致,但更多的却是人祸。
更何况南疆近些年更是虎视眈眈,我朝不得已在镇南州布下重兵把守!
加之北方匈奴,虽然未与大康接壤,但亦不想看到我朝日益壮大。”
闻人承武面色平淡,但语气中却是异常沉重。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的确是匈奴与南疆最不希望见到的,自然会不计一切代价阻止。”
谢荀微微点头,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