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手电筒,熟练地打开后盖,给手电筒换上碱性电池。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仿佛己经重复了无数次。“有了这电池,在黑暗中也能看得清楚些。” 他低声说道,声音中透着坚定。
换好电池后,他坐回椅子上,顺手拉开抽屉。抽屉里杂乱地堆放着各种文件、工具和生活用品。
他的手在抽屉里摸索着,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个硬邦邦的小盒子。他心中一动,将盒子拿了出来。
那是一盒没拆封的胃药,静静地躺在抽屉的最深处。包装上的荧光标记己经褪色,变得黯淡无光,
暴雨停歇,城市在湿漉漉的水汽中渐渐安静下来。郑建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连续奔波于危楼现场,让他的每一个关节都在隐隐作痛。但一想到案件还有诸多谜团未解,他的神经便又紧绷起来。
房间里,寂静被一阵清脆的匿名举报网站新消息提示音打破。那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突兀,如同清脆的警钟,瞬间吸引了郑建国的注意力。他猛地抬起头,目光迅速聚焦到电脑屏幕上。搜索栏里,光标有节奏地闪烁着,仿佛在急切地催促着什么。而透过电脑屏幕,窗外的万家灯火宛如繁星般闪烁,与屏幕内的光标交相辉映。
郑建国缓缓走到电脑前,像是走向一个神秘的宝藏之地。他深吸一口气,拧亮台灯,暖黄色的灯光瞬间驱散了周围的些许黑暗。灯光下,他的脸庞显得有些憔悴,但眼神却格外坚定。屏幕的蓝光映照着他的脸,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冷峻。新收到的匿名照片渐渐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照片中,是一片破败不堪的危楼废墟。断壁残垣杂乱地堆积着,仿佛是一场灾难后的惨烈战场。在废墟的一角,半截钢筋突兀地露了出来,在周围灰暗的色调中显得格外醒目。郑建国的目光瞬间被这半截钢筋吸引,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他凑近屏幕,眼睛紧紧盯着钢筋上的编号,心中隐隐有了一种预感。
“这编号……” 郑建国喃喃自语,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迅速在一旁的资料堆里翻找起来,纸张被他翻得哗哗作响。
终于,他找到了之前记录下水道找到残片编号的那张纸。他将照片上钢筋的编号与纸上的记录一一比对,手也跟着微微颤抖。
“相同,竟然完全相同!” 郑建国激动地一拍桌子,差点将桌上的水杯打翻。
他深知,这看似简单的编号匹配,背后的线索实则盘根错节,如同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每一根丝线都可能牵扯出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迅速在桌上铺开那幅有些泛黄的地图,地图的边角己经磨损,上面布满了他之前调查时留下的各种标记和笔记。他紧紧攥着红笔,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笔尖在地图上轻点,仔细标注出三个关键发现点:危楼废墟、下水道以及之前一处相关的调查地点。每一次标注,他的手都微微颤抖,仿佛在触摸着真相的脉络。
当他用红笔将这三个点用线连接起来时,他的心猛地一震,像是被重锤狠狠敲击。连成的三角区竟正好覆盖新建的商业街规划用地。那片区域在地图上显得格外刺眼,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罪恶和阴谋。“难道这商业街的建设和危楼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眉头紧锁,深深地拧成了一个 “川” 字,在心里暗自思忖。无数种可能性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是商业街建设过程中的偷工减料导致了危楼的出现?还是背后有利益集团为了商业利益故意制造了这一系列事件?他越想越觉得事情的严重性,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质量问题,更可能涉及到腐败、权钱交易等更深层次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进一步探寻真相,郑建国决定去早市转转。他清楚,早市人流量大,三教九流的人都汇聚于此,消息也相对灵通,说不定能在那里发现新的线索,找到揭开谜团的关键一环。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城市的街道上,郑建国就穿着一身朴素的便装出发了。他戴着一副洗得有些发白的手套,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朝着早市走去。远远地,早市的喧嚣声就传了过来,如同一个热闹喧嚣的舞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演奏着生活的交响曲。
鱼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像一首激昂的歌谣。“新鲜的鱼嘞,刚捞上来的!” 一个鱼贩站在摊位后,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鱼的新鲜程度。另一个鱼贩则挥舞着手臂,满脸笑容地招呼着顾客:“便宜卖咯,走过路过别错过!”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鱼腥味,混合着些许海水的咸香,这味道让郑建国瞬间回到了无数个调查的日子里,那些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