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老汉身形瘦削,脊背微微佝偻,像是被岁月压弯了腰。他的头发花白而稀疏,几缕发丝在风中凌乱地舞动着。老汉缓缓从上衣口袋里摸出那副破旧的老花镜,镜框已经有些变形,镜片也有些模糊,但他还是小心地戴上,仿佛那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老汉伸出一只颤巍巍的手,手指轻轻划过结案通报上赔偿金额的数字。
经历了危楼事件的圆满结案,郑建国的生活看似回归了平静,但他心中那根警惕的弦始终没有放松。他依旧穿梭于各个案件之间,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忙碌着。
这一天,郑建国像往常一样来到档案室整理材料。档案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的气息,阳光透过狭小的窗户,在摆满档案盒的架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新到的一面锦旗挂在显眼的位置,那鲜艳的红色在略显昏暗的档案室里格外夺目,锦旗上 “公正执法,为民解忧” 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郑建国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欣慰。然而,当他走近时才发现,这面锦旗刚好盖住了之前放在那里的野菊花标本。那标本原本承载着一段神秘的过往,此刻被遮挡在锦旗之后,仿佛那段回忆也暂时被尘封。
郑建国轻轻挪开锦旗,将野菊花标本小心地拿出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他继续整理着材料,当打开那个熟悉的山核桃盒子时,他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一下。他注意到盒子里似乎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他眉头微皱,带着一丝疑惑,将手伸进盒子里摸索,很快便触到了一张纸片。
他缓缓将纸片拿出来,看到上面用铅笔写着 “小心三厂” 四个字。那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在匆忙之中写下的。郑建国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仔细端详着这几个字,发现笔迹和之前收到的匿名举报信上的油渍字迹倾斜角度惊人地相同。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匿名举报信带来的那些关键线索,以及在调查过程中与第三水泥厂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又有新的危险在靠近?三厂背后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郑建国在心里暗自思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
就在这时,同事小李走进了档案室。小李看到郑建国手中的字条,好奇地问道:“老郑,这是什么呀?看着你脸色不太好。” 郑建国抬起头,将字条递给小李,说道:“你看看这个,和之前的匿名举报信笔迹很像,都是提醒关于三厂的事儿。” 小李接过字条,仔细看了看,皱着眉头说:“这事儿可不能掉以轻心,之前危楼事件就和三厂有联系,难道背后还有更深的阴谋?”
郑建国站起身来,在档案室里来回踱步,双手抱在胸前,说道:“没错,我们不能忽略这个线索。
在和小李决定重新彻查与三厂相关线索后,郑建国便一头扎进了繁重的工作中。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调查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意外却突然降临。
这天,郑建国所在部门负责监控的匿名网站后台,突然像被狂风席卷过的海面,涌入了大量垃圾数据。这些垃圾数据如同一团乱麻,瞬间将原本有序的后台系统搅得混乱不堪。郑建国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知道这个匿名网站是民众提供线索的重要渠道,对于他们的调查工作至关重要,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此时已是深夜,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疲惫与紧张交织的气息。郑建国坐在电脑前,面前放着一个吃了一半的冷包子。他双眼布满血丝,却强撑着精神,一手拿着包子往嘴里塞,一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试图修复被攻击的防火墙。键盘缝隙里积满了饼干渣,那是他这些天忙到没时间好好吃饭,只能靠饼干和包子充饥留下的痕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郑建国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跳跃,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担忧,暗暗想着:“这到底是谁在搞鬼?是那些违法分子想要阻止我们调查吗?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凌晨三点四十二分,一直紧盯着屏幕的郑建国,突然看到光标处出现了异常登录的提示。他的心猛地一紧,呼吸也瞬间急促起来。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显示的 ip 地址 —— 本市廉政教育基地。
“怎么会是廉政教育基地?难道内部出了问题?” 郑建国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疑问,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他心头。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核对了几遍,可那地址确实显示的是廉政教育基地。
就在这时,同事小李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办公室,看到郑建国严肃的表情和屏幕上的异常提示,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老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是廉政教育基地的 ip 地址?” 小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