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奈和愤怒。自从贴了这层金属膜,热成像再也无法看清地下的情况。
原本还能捕捉到的一些蛛丝马迹,现在也完全被阻断了。
郑建国近来总感觉身边像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自己,每一个调查的进展、每一个思考的瞬间,都仿佛暴露在他人的窥视之下。这种不安的感觉如影随形,让他愈发警惕。
这一天,趁着办公室里其他人都外出办事,郑建国决定偷偷检查一下办公室空调的维修记录。他轻手轻脚地走到文件柜前,像做贼一般小心翼翼地打开柜门,从一堆维修档案中翻找出空调的相关记录。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快速浏览着记录上的日期和报修内容。当看到最近三个月报修过六次时,他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三个月六次报修,这频率也太高了,太不正常。” 他在心里嘀咕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郑建国迅速行动起来,他找来工具,准备拆开所有通风口一探究竟。他先从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通风口开始,双手紧紧握住通风口的边缘,用力一拉,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摩擦声,通风口被拆了下来。他将头凑近,眼睛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当检查到换气扇后面时,他的目光突然定格在一个纽扣大小的装置上。这个装置在昏暗的角落里闪烁着微弱的光,像是一只邪恶的眼睛。他的心猛地一沉,小心翼翼地将装置取了出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
随后,他马不停蹄地将这个装置送到技术部。技术部的小李接过袋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将装置放在操作台上,戴上专业的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同事也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围拢过来,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个神秘的装置。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测和分析,小李抬起头,神情凝重地对郑建国说:“郑哥,这是个带录音功能的发射器,也就是说,咱们办公室里的一举一动、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别人监听了。”
郑建国的脸色变得铁青,愤怒和震惊交织在他的脸上。他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 但他心里清楚,事情还远不止如此简单。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文件柜,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文件柜前,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锁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他清晰地看到锁芯里有一道道细微的划痕,这些划痕像是锋利的刀刃,刺痛着他的眼睛。“有人用专业工具开过锁!” 他的声音中透着愤怒和无奈。.t±三?叶′屋?}^ ?|@更3@新′o最?全o
“郑哥,这可麻烦了,咱们办公室里的重要文件说不定都被人看过了。” 小李皱着眉头说道。
郑建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一直在监视着我们的调查进展。
郑建国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放着一摞关于暴雨那天桥墩施工的资料。最近,种种离奇事件不断涌现,让他愈发坚信整个事件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这暴雨那天桥墩的施工记录,就像是拼图中关键的一块,他决心要从中找出破绽。
他仔细翻阅着原始档案,上面清晰地写着当晚本该浇筑混凝土。那工整的字迹,却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郑建国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眉头微微皱起,脑海中浮现出暴雨倾盆而下,工人们在桥墩边忙碌施工的场景。可为什么之后会发生那么多诡异的事情呢?他的心中充满疑惑。
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郑建国又调出了仓库出库单。他戴上老花镜,眼睛紧紧盯着出库单上的水泥编号,一个一个仔细比对。随着目光的移动,他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仓库出库单上对应的水泥编号根本不存在!他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都跟着溅了出来。“这怎么可能?编号不存在,难道当晚根本没用水泥浇筑?”
他清楚,若要揭开这层层迷雾,必须多方探寻线索,而搅拌站,或许藏着重要的突破口。
他马不停蹄地赶到搅拌站,此时正值午后,烈日高悬,搅拌站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穿梭。郑建国在人群中扫视着,试图寻找能提供线索的人。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角落阴凉处,几个工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其中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工人,眼神迷离,酒意上头,说话舌头都有些打卷。郑建国心中一动,赶忙凑了过去,递上一支烟,微笑着说:“大哥,跟您打听个事儿,我想了解下暴雨那晚的情况,听说来了几辆特殊牌照的罐车?”
老工人接过烟,深吸一口,咳嗽了几声,含糊不清地说道:“那晚啊…… 是来了几辆怪车,牌照都被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