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试开考还有些时日,登州城却早已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处处都是来自各地的赶考学子,他们或行色匆匆地穿梭于书肆之间。挑选着备考的书籍或三两成群,聚在街边的茶摊,热烈地讨论着经史子集、时事策论。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招牌幌子随风摇曳。有卖笔墨纸砚的,有卖吃食点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状元饼嘞,状元饼吃了状元饼能中状元哟。\"“进士糕哟进士糕吃了定能考中进士。”“上榜粥……”“及第茶……”一阵阵的吆喝当真引来不少的人围观和驻足,韩子萱觉得很是热闹。这和现代校园门口的xxxx大学的小吃店是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说实在的这登州到底是别有一番风味,若是时间允许韩子萱倒想好好逛逛。从热闹的主街拐入一条稍显幽静的小巷,再往前走数百步,便能看到一座颇为壮观的建筑——贡院。贡院的围墙高大厚实,朱红的大门紧闭,门口有差役值守,神情严肃。距离贡院不远处,有一座城中最大的酒客栈,名为“同福客栈”。这酒楼足足有三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楼前高挑着几盏大红灯笼,上面写着“同福客栈”几个烫金大字,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楼门口,掌柜的满脸笑意,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进店的客人,那热络的模样,让人感觉格外亲切。到了地方,由陈教谕率先出来,众人也能都纷纷下了马车。来到掌柜的面前,这同福客栈的掌柜是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老妇。一脸和善的向前迎接众人,“哎呦,诸位客官是吃饭呢,还是住店?”陈教谕淡声道“我们是来登州参加科考的,打算住店,可还有房间。”掌柜的双手交叠在前,脸上笑意更深,朝众人扬声道。“有有……诸位学子放心,小店客房定能合大家心意!这上等房位于三楼,每间每日二两纹银,雕花木床配云锦被褥。临窗可见贡院飞檐,屋内紫檀桌椅、汝窑茶具一应俱全,还有专人每日三次更换热水、清扫房间,夜间更有安神香助您安眠。”接着道:“中等房在二楼,每日八钱银子,松木床榻铺粗布软褥,桌椅、铜镜、洗脸架都备齐。早晚各有一次送水,开窗能瞧着半条街景,清净又敞亮。”“还有就是下等房在一楼耳房,每日三钱银子,虽说是大通铺,但被褥干净,一人一柜能锁物什。出门就是井台,打水方便,还有公用的长桌可读书写字,最是实惠!”说罢拱手作揖,“各位尽管按需挑选,小店定当尽心招待!”众人一听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有人忍不住脱口而出。“怎么这么贵,最便宜的大通铺竟然一日也要三钱银子。” “是啊,这要是住上十天那可就是三两银子这一个月就是就是九两多。都够我好几个月的花销了。”掌柜的听到几人的言语也没在意而是解释道。“呵呵,几位客官莫急,咱们这同福客栈可是距离贡院最近的地方。住的也都是赶考的秀才娘子,不瞒您说,因着乡试的考试咱们登州城内的柴房都涨了三倍的价格呢。您要是觉得价格贵自然也有那便宜的地,不过都是靠近城门口附近,人员嘈杂距离还远可是跟咱们这不能比的。这到了考试的时间这要是耽搁了……”她没说完不过意思很明确,若是耽搁了岂不白来一遭白费三年时间。众人也都想到了其中的利弊,不少人纷纷不再纠结决定就此下榻。订上等房的不过寥寥几人,多数人还是选择中等房和大通铺。可还是有几个家境贫寒的学子立刻有了些许犹豫,她们带的银钱都是有数的。没想到住宿会这么贵,这还没算上吃饭等花销。想着客栈的房费这么贵饭食想来也不会便宜。随即便露出为难之色。还是有三四人选择离开,前往其他客栈碰碰运气。陈教谕也没有阻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韩子萱对于陌生人可没有多管闲事的心思,选了上等房和一众学子进入了客栈里。此时的同福客栈里,早已住下了不少前来参加乡试的学子。一楼大厅里,摆着十几张方桌,坐满了人,有的在埋头吃饭,有的在高声谈笑。楼梯口,伙计们端着托盘,忙碌地穿梭于人群之间,托盘上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顺着楼梯走上二楼,环境要比一楼安静许多。这里的房间布置得更为雅致,每间房里都摆放着一张雕花床榻、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一些学子正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诵读着经书,不时停下笔来,在纸上写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