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两人坐在马扎上,吃着热乎乎的江宁美食,一边观赏着黄昏落日,一边谈论着今天经过的村落美景。
李方高向北边看去,只见北面的一公里处有一排排的光伏发电板,在荒地之中整齐排列。
在光伏发电场的西边,有一个小山谷,山谷口耸立着两个风力发电塔。
李凡高心中起了探究之心。这是一种“风光”模式的发电厂,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刚刚兴起。他从事光伏发电的工作好几年都没有建造过“风光”这样的项目。
所谓的“风光”项目是指一个发电场地里面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类型相结合。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项目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反正无论风力发电和还是光伏发电都是把电流汇聚在一起,然后升压,与电网公司并网。
但是,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却让这样的项目上有一个较为苛刻的条件。
那就是的风口和风速的区域选择。
但凡一个风力发电厂上马,之前必须要对该地区进行一个风力检测,在一年中,区域内的风力可提供运行风叶转动的时间超过2000小时以上,这才算合格。
满足这样的条件的风力场不多,同时满足这样条件的风力场,又满足光伏发电项目上马的的区域就更少了。
毕竟处于大风风口的风电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安装光伏发电板会有支架不稳以及沙尘颇多的因素影响。
所以,当李凡高看到前面的山坡和小山谷上“风光项目”,他就想走过去看一看。
他转头对姜玉影说道:“玉影,那边有一个光伏发电场,我想过去参观一下,你如果觉得累,就在这里休息等我。”
此时已太阳已落山,天色已暗了下来,姜玉影对到光伏发电场参观没什么兴趣,于是便道:“你去吧,我就不过去了,就在这儿等你。”
李凡高抬腿便向那小山谷走去。
落了山的残阳将半边天空浸染成绛紫色,山脚下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暮色中划出模糊的残影,发出低沉的嗡鸣。
十分钟后,他就来到了那一片光伏发电场200多米外的地方。
他的左边也就是西北方向,有一个小山谷,那是一个风口。
李凡高抬眼望去,从这个方向,可以看到有四个电风力发电塔耸立在山谷的两旁。
又四处观望,再往东面走去约1公里,有几栋建筑物,估计那就是光伏发电场的办公区域。
他不想惊动那些办公人员,懒得跟那些电场值守人员打交道。
于是就拐向西北方向,向小山谷内走去。
(上得山多终遇虎,约翰牛国的山没有虎,却有凶险。下一章就是李画家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