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3章 府试保结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七月,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

陈凡这段时间十分忙碌,既要管理弘毅塾学堂的课业,又要自己温习功课备考府试,那边种植平菇的遮阳大棚也盖了起来,他每日都要去现场指导一番。

眼前这府试还有小半个月就要开始开考。

陈凡只能暂时放下手里的事情全力备考。

这边弘毅塾也到了放假的时间,各家都派马车前来接孩子们回家住到府试结束。

“【是否签到,是\/否】”

又是一个七天,陈凡再次得到签到的机会。

“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道具《孟子释义》,该道具可稍稍增加宿主对《孟子》一经的理解。】”

果然……

这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的第三次签到了,三次签到他得了两次《中庸释义》,一次《孟子释义》。

这三个道具都是一次性的,使用一个道具,只能让他对经中的内容理解一条。

这里的理解,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就拿中庸来说,使用道具后,针对圣人的某一句话,后面有各种大贤的注释。

譬如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理解圣人之言。

七天一句话,进度虽然感人,但胜在学问扎实,陈凡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就在签到之后不久,安静的小院突然有人到访。

“夫子在家吗?”

陈凡从窗口看了看,起身迎了出去:“姜老叔。”

姜老发看见陈凡,急忙道:“夫子,赶紧,县衙和城门口都贴了告示,我听看告示的读书人说,今年府试的报名开始了!”

陈凡一听顿时精神一震,他连忙道:“那老叔帮我看着院子,我去去就来。”

等他来到县衙门口,这里已经挤满了人,好不容易上前凑近了看,果然,是学政衙门行文各县的告示。

“士子应府试,必以其业为籍……”

“本县境内具有儒、官、,民、军、匠、医之籍者,方允应考。”

“应该之童生需至本县(散州知州衙门)礼房,出填该童生之姓名、年龄、籍贯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历。”

“另需本县在学之廪生保结,有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者一律由本县主官上报学政衙门按律重处,考生切勿险冒侥幸。”

“有娼、优、皂、隶、奴及其子孙者,不可应考。”

……

陈凡还是穿越以来第一次看到考试布告。

上面林林总总,将考试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的十分清楚。

陈凡一一对照,他全都符合,但只有保结的廪生暂时还没有着落。

县试的时候,自己是社学的学童,当时自然有社学的夫子帮忙找廪生帮忙保结。

但现在他已经离开了社学,自然不好再麻烦从前的夫子。

可他在海陵可以说举目无亲,读书人都不认识几个,更别提秀才中的翘楚……廪生了。

“找谁呢?”陈凡退出人群后,看着县衙对面的城隍庙有些为难。

“周教谕?”

陈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日带着周三近来弘毅塾的那个县学教谕。

但很快,他便摇了摇头。

周教谕只不过因周三近要考验自己,所以被临时抓包,他压根没有周三近这个侄儿,故而也跟弘毅塾和自己谈不上什么交情。

贸然前去,说不定会碰个软钉子。

想来想去,陈凡突然想到了礼房李典吏。

之前为了弘毅塾选址的事情,他跟李典吏也算结了个善缘,李典吏这人看起来似是个拿钱办事的。

而且他在礼房,接触的读书人本来就多,想来请他帮忙找个廪生保结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花些银钱。

想到这他转身又朝县衙大门去了。

请县衙的门子去请李典吏,谁知这一请,陈凡在县衙外直等了一个时辰。

终于被门子领进县衙,到了礼房门口,陈凡看见礼房门口已经堵满了前来开局保票的童生。

这个保票就是学政衙门要求的,填写三代履历籍贯的证明文件,这个文件后面还要签上互保的童生名字,以及保结的廪生名字,最后由县衙礼房用印,才能当成准考证带到府试考场去。

互保又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一个县的廪生就那么多,但一个廪生至多只能保结五人,那么

不想错过《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