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陈家过往
都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但陈凡回到溱潼真不是为了装逼。
按照士林的规矩,院中考中生员后,第一件事便是回乡祭祖,告慰三代亡人。
等他回到溱潼时,刚进村,果然犹如之前那个商队的主人所说,平日里看着他长大的乡邻们,在看到他后,脸上露出局促、拘谨的笑容,却是再也不敢像往日里热情地问东问西了。
不过陈凡还是像往日一样,见到老人便停下一一行礼拜见,还跟他们攀谈两句,说说天气、聊聊收成。
遇到年轻的平辈,则拱手见礼,笑了笑便算是打过招呼了。
遇到晚辈则摸摸他们的脑袋,从包袱里拿出些金陵带回来的点心给他们分了。
陈凡告了声罪,这才在众人的瞩目下朝家里走去。
等他刚走,人们便大声议论起来了。
“看看,看看,这才是读书人,知礼的很,遇到三叔公,还特意来拜见,尊老敬老!”
“那是,我从小就觉得凡哥儿不是一般人,他出生那天,我路过他家,你猜怎么着?”
“咋了?”
“我看见他家后面的湖面上有两条大鱼,就浮在他家岸边咧!”
“以前怎么没听你说?”
“我为啥要专门给你说?”
……
陈凡还在路上走着,距离自家小院且有段路。
突然从岔道上撞出一个人来,那人看见陈凡先是一愣,随即眼珠子瞪得溜圆,撒腿就朝陈凡家里跑去。
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文瑞回来了,文瑞回来了。”
陈凡看着他的背影也是一阵无语。
原来这人正是他儿时的小伙伴,上次跟他父亲一起进城的武徽。
不多时,村上的大路便来了一群人,等陈凡走近才发现武徽站在自家老爹身边,一脸傻笑看着自己。
陈凡连忙上前拜倒在陈准面前:“父亲。”
陈准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说话。
他上前扶起陈凡,拍着陈凡的手心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娘你大哥还在家里等着你呢。”
等回到自家院里,陈凡才知道为什么有一大群人前来迎接自己,原来家里早就开了流水席,这桌凳院子都摆布不下了,一直排到院门前的路旁。
众人见到陈凡,吃席地全都站起身来,一脸笑容地看着新晋的院试案首。
这时,卢氏搀扶着母亲刘氏匆匆忙忙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刘氏看到小儿子,眼泪“哗”一下就掉了下来:“二子,二子,我家争气的二子回来了!”
陈凡上前跪在母亲面前道:“没有给祖宗丢脸,儿子考中了生员,特回乡禀告父亲、母亲、大哥。”
刘氏抹着眼泪,颤抖着手将陈凡搀扶了起来。
一旁的卢氏也拿着手绢擦着眼角道:“二叔是个争气的,不枉费爹娘苦了这么多年供养。”
说罢将丫头推了出来:“还不拜见你二叔,你二叔是秀才咧!”
陈凡笑着又深深一揖道:“谢过嫂嫂这么些年帮着家里操持家务,嫂嫂辛苦了。”
卢氏闻言一怔,往日里这些话陈凡也说过,但她并没有觉得如何。
但今日,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堂堂的秀才在众人面前这般感谢她。
这一瞬间,这么多年的“委屈”好像突然烟消云散一般。
她红着脸道:“我是妇道人家,原也不懂礼数,都是二叔不与我计较。”
周围人见到这一幕,老人们指着卢氏便感叹道:“看看人家这儿媳妇,贤惠哟!”
听到这动静,卢氏心中更是羞惭,也不顾摆弄儿子了,忙转身躲进了灶台里,拿了把大柴塞进炉膛里,一时间眼泪却流了下来。
她一边擦一边对厨房里帮忙的邻居笑道:“这柴怎么还是潮的,烟大!”
妇人们那还会嘲笑她,只觉得作为秀才公的长嫂,卢氏将来是要跟着享福去了。
陈家因为是外来户,所以在村子里没有祠堂。
陈准带着两个儿子,扛着两把鍬便走去野地里给祖宗圆坟上香去了。
陈家的祖坟其实只有一座,还光秃秃地在自家田里。
陈准亲自挖了个新的圆锥形坟头,扣在了那座陈凡祖父的坟上。
香烛点燃,祭品奉上,陈准带着两个儿子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道:“爹,大哥家出了个轩儿,不孝子家也出了个凡儿,凡儿今年中了南直隶院试案首,今天特地来给您老人家禀告此事,您老人家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轩儿、凡儿乡试连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