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这种人家的孩子教到如今这般地步,属实是……
看到这一幕,很多代替上官、主家来弘毅塾参加家长会的人,此刻也萌生了将家中适龄的后辈送来弘毅塾的想法。
经过这个小插曲,会议重新回到议程,陈凡道:“既然已经定下参加县试的学童名单,下面我给诸位说一说县试需要注意的事项。”
“因为县试是小三试的起步,虽然在科举中最不起眼,但不知多少人止步于此,事关学童的前途和心智的发展,所以我希望参考人家都能重视起来。”
“哈哈,陈夫子,你放心,知府大人定会重视的。”
“没错,我谢家回去之后便着手准备!”
“今天回去我就请郎中给王瑛开些安神健脑的药来!”
……
看着七嘴八舌的众人,陈凡笑道:“无需如此紧张。”
“我还是先给大家说一说县试的规矩吧,我知道你们中大部分人家对科举都不陌生,但照顾到个别家庭,希望大家还是能认真聆听,先从了解规矩开始重视起来。”
刚刚还有些不以为然的众人,尤其是几个官宦之家派来的人,此刻顿时收敛心神,不敢再胡乱说话了,甚至有人拿出了笔墨纸砚,准备记下要点,回去交差。
见众人准备好了,陈凡这才说道:
县试是童子试的初考。
我大梁设科之法为士子起家,应童子试,必有籍。
应考之人为本县境内具有儒、官、民、军、匠、医之籍的士子。
“这次参考的人中,都是符合条件的,这点自不必多说。”
“本县人不得去他县应试,所以籍贯不在本县的,二月初,我弘毅塾便给假,让不在本籍的考生各自回籍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