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3章 俞敬俞一中

第293章 俞敬俞一中

送走了曹操,送走了陆慕贞,陈凡绝没有想到,大梁弘文四年新年之后,他会连续迎来第三场分别。

县衙后院,杨廷选看着下人收拾自己的随身物品,转头苦笑道:“原以为还要有个一两月,没想到吏部的官牒昨日便到了。”

“大人这次是去?”

“没有去得苏杭!”杨廷选洒然自嘲,“常州府同知。”

说到这,他将手里的官凭递给了陈凡。

收到很多历史类影视剧,二把刀编剧的毒害,很多人以为官员上任带着一颗大印。

这其实很搞笑,官印是官员到任后跟上级交接的重要物品,咋可能由吏部新选,还未到任的官员带着?

其实官员走马上任真正的凭证就是此刻陈凡手里的官凭。

官凭有两样物品组成,一个是委任状,不过在大梁,这东西叫“敕牒”,还可以叫“旨授”或“判补”!

另一个证明文件是官员的身份证明,这玩意叫“告身”,或者叫“出身”、“官照”。

委任状是由吏部颁发,上面注明了某人为某衙某官,还规定了到任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就有地方的巡按御史上表弹劾。

而身份证明文件则由朝廷统一制作,通常在官员取得身份时授予,譬如将来陈凡若是能考中进士,第一次去吏部等官的时候,告身便会发下。

告身没有时间限制,由官员自行保存,死后也不收回,所以通常该官员的子孙后代会将其收存。

陈凡打开杨廷选的刺牒,只见上面写道:

朕绍天法祖,统御万方,必选贤任能以安黎庶。尔杨廷选,辛丑科进士出身,历职海陵县令,勤慎廉能,才堪任剧。今特授尔直隶常州府同知(正五品),佐理府务,专督清军、巡捕、水利诸事,兼察属县奸弊。

一、掌治武备,勾稽军籍,整饬卫所,凡兵饷器械务令足用

二、巡防江海要冲,严缉盐枭盗匪,保境安民

三、总理溧阳、宜兴诸县水利,岁修圩田闸坝,防潦备旱

四、协理刑名,凡徒罪以上案牍须与推官会审定谳

五、每季终具结《军政册》《水利考成册》呈抚按衙门

自吏部给凭之日起,限四十日抵常州交割,逾三日者罚俸一月,逾十日者咨部议处。

陈凡看到这奇怪道:“常州离这不远,也就是渡江一两日的路程,大人为什么这么着急赴任?”

杨廷选苦笑道:“不是我着急,而是有人着急啊!”

……

泰州城。

眼看着自家下人在知州衙门口递了一张名帖,俞敬这才饶有兴致地放下轿窗上的帘子。

暖轿中,坐在火盆对面的陆羽笑道:“大人,薛知州虽然是首县知州,官阶上稍压咱一头,但他毕竟跟咱们没有什么统属关系,所以只要递个名帖就行。”

俞敬摇头叹道:“年前在北京投贴,年后正月十五之后在南京投贴,本官原以为终于可以歇歇了,没想到,到了淮州府,竟然还不得闲。”

说到这,他开口道:“争门投刺乱如烟,辘辘冲风亦可怜。触眼但逢骑马客,纵怀须待听莺天。”

陆羽等他念完,小心赔笑道:“大人果然大才,一件琐事被大人这么一说,竟然也颇有意趣。”

俞敬看着陆羽,嘴角微微一笑,这姓陆的不学无术,连夸人都不会夸。

但有了这人,自己刚刚外放为官,于官场的门道却也不熟,能得此人帮忙奔走,他也少了不少事儿。

就在这时,陆羽道:“薛梦桐那里,大人只要飞帖即可,但安定书院却要大人亲自拜访的。”

听到安定书院,俞敬也不由在轿子里坐直了身子。

俞敬字一中,浙江金华永丨康县人,此人乃天监年间举人,捐班后一直在吏部候补备选。

去年通过家中在京为官的亲戚,走了礼部侍郎胡源的门路,这才打通了吏部的关节,得了个海陵县县令的实缺。

所以胡家于他而言,那是举主,万万不能轻慢了的。

安定书院!

俞敬看着眼前的胡家大公子胡襄,恭敬一揖道:“下官见过大公子。”

胡襄约莫四十出头的样子,身材微胖,一笑起来,脸上犹如蒸熟的馒头:“在家赋闲之人,当不得大人如此!”

胡襄虽然嘴上客气,但屁股却半点没动。

俞敬见状丝毫不敢生气,莫说这胡家在泰州的权势,就说这位胡大公子胡襄,原也是堂堂四川叙州府正堂,若是不是为了自家百年书院,被胡侍郎叫了回来,不然俞敬见到面,那人家也是可

不想错过《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