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测试。更关键的是,我们在镜腿内置微型环境光传感器与温控芯片,通过 ai 算法实时调节屏幕亮度与瞳距,让用户连续佩戴 4 小时仍保持舒适 —— 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有力证明,更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一种独特而巧妙的方式融入到现代科技产品之中。”
他突然转身,指尖轻触全息投影的控制界面,虚拟场景瞬间切换为繁忙的办公室:
“这是我们与龙腾科技联合开发的 5g + 边缘计算协同系统。借助云端渲染与 ai 加速,灵境眼镜能实时生成物理级真实的数字孪生空间。无论是跨国会议中的 3d 模型协作,还是医疗手术前的全息影像推演,都能通过我们的 ‘六感交互手套’实现 —— 这双手套集成了 128 个压力传感器与仿生触觉反馈单元,能精准模拟手术刀划开组织的细腻触感,或是钢琴键按下的反弹力度。”
“而在内容生态层面,我们与云笈阁天机妙算深度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 vr-aigc 创作平台。”
随着他的话音,舞台中央浮现出一座由代码编织的数字城市,“创作者只需输入文字描述,ai 就能自动生成包含光照、物理引擎与交互逻辑的完整 vr 场景。这让开发成本降低了 70%,让教育、文旅、工业等领域的企业,都能快速构建专属的沉浸式解决方案。”
他放缓语速,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深邃思考:
“我们更关注用户的健康与安全。灵境眼镜内置的 ‘神经感知芯片’,能通过眼动追踪与脑电波监测,实时评估用户疲劳状态,并自动调节内容强度;我们首创的‘虚实融合算法’,可在虚拟会议中智能识别现实中的敲门声,将真实环境音无缝融入虚拟空间。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让 vr 真正成为生活与工作的自然延伸,更标志着中国在虚拟现实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说到此处,龙近曦的语调愈发激昂,他转身面向大屏幕,屏幕上瞬间切换出新型固态电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而在电池技术研发上,我们的团队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固态电池,我们命名为龙晶,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tuv南德的详细测试报告,这种电池采用了螺旋晶体结构,使电荷排列密度大幅提升40%。其内部的纳米多孔硅骨架微观结构,提供了3倍于传统材料的比表面积,为能量的高效存储与释放创造了条件。更为关键的是,储能单元实现了量子隧穿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电子迁移率,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1200wh\/kg 。”
“这意味着什么?”龙近曦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个人,“这意味着灵境(vr)眼镜在拥有小巧体积的同时,却能为用户提供长达10小时的稳定续航,满足大家一整天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需求。而且,其充电速度极快,只需3分钟就能充至80%电量。如此卓越的性能,必将改写虚拟现实行业的格局。”
他话语中饱含着对团队的自豪与对产品的十足信心,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敲击在台下观众的心头。话音刚落,台下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波接着一波,久久不息。人们纷纷站起身来,用最热烈的掌声向龙近曦以及他背后的研发团队致敬,现场气氛被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紧接着,技术总监陈辰轩上台。他胸前口袋别着的精致钢笔,在灯光下闪耀独特光芒,那是团队在一次重要科研项目完成后送给他的珍贵礼物,承载着团队情谊与荣誉。
陈辰轩熟练操作设备,详细演示灵境(vr)眼镜各项功能。他展示动态眼球追踪技术,目光随设备运转移动,精准度达到0.01mm,延迟仅7.2ms,比竞品快40%,此数据源自内部专业测试团队在模拟复杂场景下进行的1000次测试统计。
他拿起灵境(vr)眼镜介绍道:“这款眼镜搭载我们自主研发的龙晶固态电池,体积小巧,却能为眼镜持续稳定供电长达10小时,满足用户一整天沉浸式体验需求。而且,充电速度极快,只需15分钟就能充至80%电量。”他一边操作,一边穿插讲解技术原理,将晦涩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专业而不失风趣。
台下观众纷纷戴上灵境(vr)眼镜,开启奇妙虚拟之旅。有的仿佛置身浩瀚宇宙,伸手似能触摸遥远星辰,惊叹声不自觉逸出;有的漫步在虚拟古代书院,与先贤对话,感受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秦巳瑶身着干练职业装,在一旁密切关注观众反应。
她手持平板电脑,认真记录每个观众的表情变化和言语反馈,收集第一手用户体验数据。此次体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