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充满期待的房门。
刘阳满心期待地在寨子里等着小鱼儿来照顾和安慰他,可最终等到的却是小鱼儿已经走了的消息。刘阳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不敢相信小鱼儿竟然不告而别,在他的认知里,那个一直听话乖巧的小鱼儿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刘阳神情恍惚,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苗寨的。这时,上面已经派人来接他,军令如山,他不得不走。荀丽望着刘洋离去的背影,满是依依不舍。而刘洋的内心无比复杂,对于荀丽,他既有感激,也有那么一点若有似无的好感,可又谈不上深深的喜欢。但他没有明确拒绝荀丽,这让荀丽误以为刘阳对她有意思,于是愈发热情,每天都缠着刘阳。
刘阳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一方面念着小鱼儿对他的深情厚谊,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拒绝荀丽给予的照顾。他的心里被矛盾填满,正当他纠结万分之时,又得知小鱼儿突然不告而别。他意识到这次事情闹大了,他在犹豫要不要去找小鱼儿解释清楚。
然而,就在这纠结之中,上面又派给他新的任务,要求他带着人去搜查寨子里那些可疑的敌国内奸。刘阳纵然满心纠结与无奈,也只能暂且放下个人情感,以任务为重,带着人投身到紧张的搜查工作中。
刘阳以前在任务中向来表现出色,从无败绩,每次都能极其漂亮地完成。然而这一次,他却遭遇了挫折,任务没有完成。
而另一边,小鱼儿却大放异彩。她不仅漂亮地治好了聂廷昭的腰,还顺利地接手并完成了刘阳未竟的任务,成功救出那些人质,擒获敌特,收缴了地下暗工厂里的先进兵器,更是抓住了敌国埋伏在寨子里的内奸。凭借这些卓越的功绩,小鱼儿荣获一等功,而且是两个一等功。
一时间,小鱼儿的名字在军区里迅速传开。贺鸿森得知小鱼儿的出色表现,脸上洋溢着欣慰与开心的笑容。
就在这时,京城里又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小鱼儿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通知书,而且是国内第一名。
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中午,一群锣鼓队欢天喜地地敲敲打打着来到了小鱼儿的门前。他们把那大红的大学通知书郑重地递到徐母的手里,还有那金灿灿的一万元奖金。徐母双手颤抖地接过,简直开心得合不拢嘴。
周围的群众纷纷围拢过来,赞叹着小鱼的优秀。“谁不夸徐家有个好女儿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这时马大妮也在人群里,她脸上露出不甘与惊骇的神色。她这一辈子也比不上小鱼儿了,她早就毕业不念了,中学都没有毕业。她只是满心的不甘,但是也很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风光的徐家。最后,马大妮悻悻地回了家。
贺廷昭也来到阳城,凭借着对小鱼儿的了解,很快就找到了她。两人一碰面,小鱼儿便迫不及待地与贺廷昭商议起进货的计划。
小鱼儿兴奋地挑选着那些时髦的衣裙,自信满满地认为这些卖得很快。她心中构想着开办一个精品服装店,同时再开一个面向大众的服装店。不仅如此,小鱼儿的想法还不止于此,她还打算开一家售卖当时时尚物件的店,诸如收音机、电子表,甚至包括自行车、摩托。而且,她还想去港台转一圈,进购一些磁带。
贺廷昭看着小鱼儿这般充满激情地规划,对她如此疯狂赚钱的举动很是不理解,忍不住问道:“小鱼儿,你的家境有这么差吗?你很缺钱吗?我看你好像每天都这么拼命地挣钱。”
小鱼儿听了,坚定地回答道:“我要努力挣够一辈子的钱,三十二岁之后,我只要躺着嗑嗑瓜子,吃吃葡萄,看看孩子就行了,那以后我就不用干活了。”
贺廷昭听到小鱼儿这个计划,忙说道:“你现在不干活也行啊,你要是生个小娃,我就帮你养,你也不用挣钱。”
小鱼儿瞄了贺廷昭一眼,说道:“我干啥要你养,我自己挣的钱花着不香吗?”说完,便又自顾自地琢磨起她的挣钱计划,丝毫没有注意到贺廷昭微微弯起的嘴角,那嘴角里藏着的,是对小鱼儿的欣赏和宠溺。
小鱼儿和贺廷昭在阳城的大排档里转悠了好些日子。这期间,小鱼儿在杨国荣那里精心挑选进了一批服装,又在其他老板那儿选了众多不同的款式。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便果断地叫贺廷昭把这些货物运回淮安。
贺廷昭迅速安排了人手接货,随后得知小鱼儿接下来打算去往港台。一想到路途遥远,情况复杂,贺廷昭心里满是不放心。思来想去,他决定陪着小鱼儿一起去香港。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小鱼儿时,小鱼儿先是惊讶,随后心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