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我……我想找魏家少爷。”中年妇女皱了皱眉头,上下打量了马大妮一番,冷冷地说:“我们家少爷不在,你走吧。”说完,就要关门。
马大妮急忙伸手挡住门,焦急地说:“婶子,您能不能帮我传个话?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找他。”中年妇女不耐烦地说:“有什么事等少爷回来再说吧,你先回去。”说着,用力推开门,把马大妮的手挤开,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马大妮吃了闭门羹,心中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她失落地转身离开,一路上,心中的绝望越来越深。回到家后,她看到父母和弟弟正在吃饭,一家人似乎并没有因为她的离开而担心。她心中一阵悲凉,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而马老大和王新荣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对马大妮的担心,但其实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王新荣一边吃饭,一边时不时地看向马大妮的房间,眼中满是忧虑。马老大则闷头吃饭,一句话也不说,但从他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他的心里也在为马大妮的事烦恼。
吃完饭后,马老大对王新荣说:“孩子她妈,咱们不能就这样不管大妮了,还是得想个办法帮帮她。”王新荣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能有什么办法?她自己把路都走绝了。不过,她毕竟是咱们的女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这样堕落下去。”两人商量了许久,决定还是要找马大妮好好谈一谈,劝她改过自新,重新开始生活…… 这个家庭的纷争究竟会如何收场?马大妮又是否会听从父母的劝告,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家庭纷争中的困局与反思
在村里,马大妮的日子过得如煎熬般度日如年,反观马小鱼,却惬意自在,这强烈的反差让马大妮心中的妒火越烧越旺。她满心不甘,试图拉拢几个所谓的好友一起对付马小鱼,可村民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深知马小鱼为村子做出了巨大贡献,对马大妮这种小心思极为不屑,纷纷叮嘱自家孩子离马大妮远些。就这样,马大妮在村里彻底“出名”了,不过是臭名远扬。
这不,就连她在打扫厕所时,都总有几个不怀好意的男人在周围转来转去,嘴里还吐出极其侮辱的言语。马大妮气得浑身发抖,满心委屈,她想甩手不干,可一想到自己如今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又不得不忍气吞声。虽说她手里有些钱,但当她去代销店买吃的时,店员们都不太愿意卖给她,仿佛她是什么令人厌恶的瘟疫。
家里的情况更是糟糕,马小鱼没给她留多少粮食,马老太一看到她就烦,自己都顾不上吃喝,哪还能管她。其他的婶婶大爷们也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她。无奈之下,马老太给马老大打了电话,马老大夫妇很快就赶了回来。
得知女儿出了这么大的事,两人也是头疼不已。仔细询问事情经过后,他们才知道马大妮竟然想陷害马小鱼。马母王新荣气得火冒三丈,如今马小鱼可是家里的宝贝,一家人在京城的生活,包括生意和未来的指望,几乎都落在马小鱼身上。王新荣忍不住责备女儿不懂事:“你说说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马小鱼为家里付出了多少,你心里没数吗?”
马大妮满心委屈,哭喊道:“你就不是我亲妈,你是马小鱼的亲妈!我才是被抛弃的那个!”王新荣听了,更是气愤:“就你这样心思恶毒的,哪家高贵的父母能生出你?一天到晚不想着自己劳动挣钱,就一门心思坑害别人,这不是自食恶果是什么?你看看你,嫁了一家又一家,名声全毁了,还能嫁给什么样的好人家?本来我还想着带你回京城,给你找个好归宿,现在你看看你干的这些事!哎!”王新荣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现在只能看看魏家能不能要你,不然就只能给你找个老男人或者离过婚的嫁了。”
马大妮听后,气愤不已:“我不嫁人!我不嫁人!你们就不能养我一辈子吗?”王新荣气得冷笑一声:“我凭什么养你一辈子?你现在有手有脚的,你弟弟还要娶媳妇、结婚、读书,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你要是有马小鱼一半懂事,我也就欣慰了。”
马大妮一听到马小鱼的名字,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又是马小鱼,又是马小鱼,你心里就只有她,根本没有我!”说完,气愤地跑了出去。马老大听着母女俩的争吵,默不作声,他也觉得这个女儿简直无可救药了,摆摆手说:“先让她出去透透气吧,别管她了。”说罢,一家人开始做饭,准备先对付着吃一顿。马小鱼不在家,家里的气氛显得格外冷清,看着这样的日子,马老大满心闹心,想着怎么就生出了这样一个女儿,实在是让人头疼。
马大妮跑出去后,漫无目的地在村里走着。她心里又气又恨,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